说话的权利和说话的效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话的权利和说话的效果

说话的权利和说话的效果 马少华 《读者·原创版》 2009年第6期 那天闲聊,一位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说,从一个人读书的方式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心态,比如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说明他的性格很散淡,不拘于一物,而北宋的赵普一辈子只研究半部《论语》,则说明这个人性格很直。 我回了一句:“那诸葛亮呢?” 朋友不说话了。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曾跟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一起游学,后三人读书追求精熟,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按照这位朋友的理论,诸葛亮至少也应该是心胸宽广,拿得起放得下。可事实上,诸葛亮一向都是事必躬亲,对谁都不放心,唯恐手下的将领不能理解自己的意图,还拼着老命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结果弄得国库空虚,内外交困。这简直跟“拿得起放得下”一点边儿都挨不上。 不过朋友说的赵普倒是很靠谱,这位死抱着半部《论语》啃了一辈子的北宋宰相,确实有点偏执狂的味道。 有一次,老赵发现了一个人才,就连夜写了一份奏折,第二天上朝向宋太祖推荐。 太祖接过奏折,细细看了一遍,批示道:“赵爱卿选拔人才的眼光比以前精进了不少,不过还有待提高,望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另:注意错别字。” 老赵回到家,翻出最新版的字典,连夜把错别字都改了一遍,第二天又把奏折呈给了太祖。 太祖接过奏折,扫了一眼,心想,这不是昨天那份奏折吗?我已经给他退回去了,怎么老赵又送上来了?太祖一寻思,明白了,老赵从小没念过多少书,自己又批示得有点含蓄,敢情这老赵还以为是在夸他呢,得,跟直性子人交流就应该直来直去。想到这儿,太祖抓起大笔,在奏折上批示道:“爱卿的建议朕不同意。另:字迹太潦草。” 老赵回到家,又翻出柳公权的字帖,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折腾了一个晚上,把奏折重新抄了一遍,第二天上朝又呈给了太祖。 太祖接过奏折,眼前一亮,不禁被通篇的柳体吸引住了,但看着看着就不对劲儿了,这不还是前天那份奏折吗?这老赵分明就是在故意拿朕开玩笑啊!太祖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不禁大怒,一把将奏折撕得粉碎,扔在地上,怒道:“赵普你好大胆子!竟敢拿同一份奏折三番五次地来消遣朕!” 只见赵普不慌不忙,一片一片捡起地上撕碎的奏折,回到家用胶水粘起来,过了几天又给太祖呈上了。 现在我们先来做个调查:如果你碰上这种人,你会怎么办?有三个选项:A.揍他个遍地开花,让他知难而退;B.送他去精神病院;C.赶紧逃跑,咱惹不起还躲得起。 应该说,这三个选项都不错,至少比至尊宝对付唐三藏的那一套更有可行性。不过对宋太祖来说,选择的余地就没那么大了。太祖曾立下祖训:“有宋一朝不杀大臣。”而且太祖有志于构建清平社会,大力号召大家献计献策,至少不能比前朝那位唐太宗差,所以A就被淘汰掉了。鉴于世界上第一所精神病院在九百多年后才正式出现,太祖显然也没这个超前意识去选B,那么就只剩下C了。于是,太祖转身就回到了后宫。 赵普一看,怎么皇上今天这么奇怪,还没下班就先跑了,这可是早退啊,不行,我得跟着去看看。于是,赵普屁颠屁颠地跟着太祖来到了后宫门口。 太祖回到后宫,一口气儿还没喘完,突然一回头见赵普正站在门口,双手捧着奏折,高高地举在头顶上。太祖终于忍不住了,叫道:“赵普你还来劲了!那个人我就是不用,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赵普仍然举着奏折,道:“选拔人才是国家的事,应该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陛下怎么能凭借自己的好恶做出判断呢?” 太祖实在没办法,不能让这么个老汉总站在后宫门口,无奈只得答应了他的要求。 看完这个故事,不由得让人感叹,这老赵也真够执著的,半部《论语》啃一辈子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干得出来。 不过在佩服老赵的执著的同时,我们似乎也应该想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的权利和说话的效果。 法国大哲学家伏尔泰曾留下一句名言:“我虽然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专制时代,话语权被一些人死死地攥着,他们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别人胆敢说半个“不”字,轻的赏你两个大嘴巴,重的就直接割掉你的舌头,再不行就把你的脑袋也割下来,看你还敢不敢乱说话。所以,当伏尔泰这句话一问世,立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在专制的时代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这也是它能够迅速流传开来的原因。 不过这句话毕竟是专制时代的产物,要是任何时候都把它当成宝贝,那就未免有点悲哀了。 还拿赵普这件事来说,宋太祖立下祖训“有宋一朝不杀大臣”,这无疑是在告诉大家:有什么话尽管说,就算说错了也不用担心,至少你的小命我先给你保下了。不过还有个细节宋太祖没有说出来,就是你们有提意见的权利,但采不采纳的权利在我。这就有一个问题,要是我提了很多意见,可您全当耳旁风,那我说了还有什么用?我的这个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