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科学基础
课程内容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
眼附属器的解剖及生理
视路的解剖及生理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阳光是能够加深对眼睛的认识,熟悉眼睛的解剖结构、掌握眼睛的生理特性,从而为更好的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排查常见的视觉异常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
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壁—外层
【解剖】
【功能】
眼球壁—外层
【解剖】
-前1/6:无色透明的角膜
【功能】
眼球壁—外层
【解剖】
-前1/6:无色透明的角膜
-后5/6:瓷白色的巩膜
【功能】
眼球壁—外层
【解剖】
-前1/6:无色透明的角膜
-后5/6:瓷白色的巩膜
【功能】
-屈光
眼球壁—外层
【解剖】
-前1/6:无色透明的角膜
-后5/6:瓷白色的巩膜
【功能】
-屈光
-保护眼内组织
眼球壁—外层
【解剖】
-前1/6:无色透明的角膜
-后5/6:瓷白色的巩膜
【功能】
-屈光
-保护眼内组织
-维持眼球形状
角膜
角膜的五层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
角膜的五层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
-上皮细胞层
角膜的五层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
-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
角膜的五层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
-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角膜的五层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
-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角膜的五层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
-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细胞层
上皮细胞层
解剖:
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上皮细胞层
解剖:
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5-7层扁平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层
解剖:
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5-7层扁平上皮细胞
-3-5层翼状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层
解剖:
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5-7层扁平上皮细胞
-3-5层翼状上皮细胞
-单层的柱状基底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层
解剖:
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5-7层扁平上皮细胞
-3-5层翼状上皮细胞
-单层的柱状基底上皮细胞
-富含丰富的感觉神经丛
上皮细胞层
解剖:
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5-7层扁平上皮细胞
-3-5层翼状上皮细胞
-单层的柱状基底上皮细胞
-富含丰富的感觉神经丛
-周边部与球结膜相延续
生理特点:
上皮细胞层
生理特点:
-可再生
-感觉敏锐
上皮细胞层
生理特点:
-可再生(1小时再生,24小时自行修复)
-感觉敏锐
上皮细胞层
上皮细胞层
功能
上皮细胞层
功能
-阻止微生物和异物侵入的屏障
上皮细胞层
功能
-阻止微生物和异物侵入的屏障
-防止水和液体弥散的屏障
上皮细胞层
功能
-阻止微生物和异物侵入的屏障
-防止水和液体弥散的屏障
-成为吸附泪液的光滑透明的光学界面
前弹力层
解剖
一层透明均质薄膜,不含细胞,为较为坚实的透明弹性纤维构成,边缘至于角膜缘部,感觉神经穿过该层,其末梢以感受器的形式伸入上皮细胞内。
前弹力层
解剖
一层透明均质薄膜,不含细胞,为较为坚实的透明弹性纤维构成,边缘至于角膜缘部,感觉神经穿过该层,其末梢以感受器的形式伸入上皮细胞内。
生理特点:
-对机械性损伤有较强的抵抗力
-对化学性物质抵抗力较弱
-损伤后不能再生,将成为不透明的疤痕组织
前弹力层
解剖
一层透明均质薄膜,不含细胞,为较为坚实的透明弹性纤维构成,边缘至于角膜缘部,感觉神经穿过该层,其末梢以感受器的形式伸入上皮细胞内。
生理特点:
-对机械性损伤有较强的抵抗力
-对化学性物质抵抗力较弱
-损伤后不能再生,将成为不透明的疤痕组织
功能:
-阻止致病因素向角膜深层发展
基质层
解剖:
生理特点:
基质层
解剖:
-占角膜厚度额90%
-由平行排列的200-250层胶原纤维薄板构成
-无血管
生理特点:
基质层
解剖:
-占角膜厚度额90%
-由平行排列的200-250层胶原纤维薄板构成
-无血管
生理特点:
-亲水作用较强,有助于维持角膜透明性
-损伤后不可再生,愈后留下疤痕
基质层
功能:
-维持角膜透明性,利于光线通过
-维持角膜形态,使角膜屈光特性稳定
-保护眼内容物
后弹力层
解剖:
-为有弹性的胶原纤维薄膜,疏松附着于基质层后,在角膜周边部消失在房角的小梁网组织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