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外交关系与成就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外交政策重大调整 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第1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在越南河内举行。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07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 2008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这是会议闭幕时各成员领导人身着秘鲁特色民族服装合影。 胡锦涛在2010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据此指出中国倡导和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加强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C.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D.确保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B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B 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A.积极参加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反对霸权主义 C.实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D.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 C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队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D.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D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新中国称呼重要外国友人的外交用语。下图是该词在历年《人民日报》出现频次的示意图。与M-N段频次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是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最好载体。《时代》也比较注意对中国的介绍,很多中国人上了《时代》期刊封面人物。以下对《时代》亚洲版对建国以来中国的报道做了粗略地调查,发现《时代》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一些: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选择了毛泽东,如何理解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红色的基调指的是我们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一群蝗虫围绕体现了美国对我国的仇视,意识形态的对抗。 材料一 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军事、政治领域,发展到经济、能源、交通、司法等广泛领域。2001年成立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2003年,举行首次反恐军事演习。2009年0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叶卡捷琳堡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新华网 材料二 上海合作组织2003年的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2005年8月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和平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制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的突破 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以来 “三大方针”四项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重返联合国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不结盟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一边倒”方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的。这里“特定历史条件”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反共反华的局势 B.历史上中苏不同寻常的亲近关系 C.中苏意识形态相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要求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B.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  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