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背景介绍 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氾南 氾水 佚之狐 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不阙秦 逢孙 Fán Sì Yì Zhuì Zhāo quē páng 重点字词—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空隙,豁口。 ⑤jué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 quē,(缺)损害。(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动刀甚微。(轻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微)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文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二、通假字 1.“已”通“矣”,了 2.”说”通”悦”,高兴 3.”共”通”供”,供应 4.”知”通”智”,明智 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如:秦伯说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失其所与,不知 ☆《左传》名句共品: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