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一)小麦锈病要点.pptx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一)小麦锈病要点.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概述 小麦是我国,尤其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4.5亿亩,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小麦病害问题严重,且此起彼伏。 我国小麦主要病害种类:常见小麦病害39种,其中真菌病害27种,病毒病8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1种。 小麦锈病一直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历史上曾经几度大流行,损失惨重。 随着栽培制度的改进和肥水条件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前后,小麦白粉病曾频频流行,损失很大。尽管利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麦类白粉病效果很好,但研究表明白粉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日益突出,问题十分严重。 小麦赤霉病一直是长江流域麦区的主要病害。该病不仅造成产量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赤霉菌所产生的很多毒素对人畜具有毒性。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小麦叶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许多麦区的重要病害。由于目前缺乏抗病品种,危害还在加剧。病毒病、黑穗病在局部地区仍有一定危害。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2012年小麦病虫害整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远远超过2011年,发生面积在10亿亩次,同比增长10%,其中病害发生面积是4.5亿亩次,虫害发生5.5亿亩次,同比增长28%和2%。 2012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病虫害 发生面积 偏重发生地区 条锈病 4500万亩 西南四省、甘肃南部和东部 白粉病 1亿亩 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江苏淮北、湖北北部、陕西秦岭北麓和渭北塬区、贵州西南部 赤霉病 近1亿亩 赤霉病在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江苏沿江和苏南、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 纹枯病 1.3亿亩 纹枯病在河南大部、江苏淮北、安徽淮北北部 病虫害 发生面积 偏重发生地区 穗蚜 2.4亿亩 河北、山东大发生,华北、黄淮的其他麦区、西北麦区和江苏、云南 麦蜘蛛 1.1亿亩 河北、山西中南部、河南西北部 地下害虫 9500万亩 华北、西北 吸浆虫 3500万亩 陕西关中中东部、河北中南部 2012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一、小麦锈病 二、小麦白粉病 三、小麦赤霉病 四、小麦其它病害 一、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为害面积大的一类病害,流行年份减产可达20%~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包括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3种,其中在川渝两地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我国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年份可造成巨大损失。 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以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种植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发生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种锈病在中国各地的分布 一、小麦锈病 一、小麦锈病 一、小麦锈病 1.症状识别 ①条锈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在叶鞘、茎秆和穗上发生。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与叶脉平行,成株期排列成行,幼苗期不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小麦近成熟时,病部产生短线状黑色冬孢子堆埋伏于表皮内,成熟时表皮不开裂,有别于杆锈病。 一、小麦锈病 ②叶锈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茎秆、叶鞘上很少发生。夏孢子堆圆形至长椭圆形,橘红色,不规则散生,周围表皮开裂。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散生圆形或长椭圆形的黑色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 ③杆锈病 主要发生在茎秆和叶鞘上。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排列不规则,散生,常数个连接成大斑,周围可见破裂向外翻卷的表皮。小麦成熟时,在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 一、小麦锈病 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 被害处产生夏孢子堆,后期在病部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根据孢子堆的大小、颜色、形状、着生的部位、排列的情况和表皮穿透的特点区分三种锈病,农民形象地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一、小麦锈病 种类 症状特点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为害部位 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叶鞘、秆和穗 夏孢子堆主要在叶面上产生,冬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及叶鞘上产生 主要发生在茎秆及叶鞘上,严重时,叶及穗上也可产生 夏 孢 子 堆 形态 最小,黄色疱状 比秆锈小而比条锈大,橘红色 最大,长椭圆形,深褐色 叶片穿透情况 不穿透叶片 偶尔叶锈病也可穿透叶片,在叶片正反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但叶背的孢子堆比正面的小 叶片的同一侵染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