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要点.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三 中华文明的鼎盛——魏晋南朝 隋唐文明 (220年----907年) 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思想 民族交流频繁,民族融合成主流; 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 思想:儒受冲击,佛、道、儒三教并立; 文化:出现书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 魏 蜀 吴 西 晋 十六国 东晋 317-420 北魏 东魏 西魏 宋 隋 220年 581年 北齐 北周 齐 梁 陈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一、国家分裂、社会大动荡 265-316 北朝:439——581 263 220 221 222 280 265 南朝:429——589 581 589 国家分裂 西晋境内内迁各族分布图 北方民族南迁 中原人民南迁 民族大融合 1.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2)社会危机严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3)北魏社会在经济和文化上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 2.措施 均田制、租调制;设立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3.影响 1)促进北方经济复苏和发展;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汉化;(游牧文明——农耕文明) 3)促进北方地区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多发展做出贡献; 4)为结束国家分裂,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4.成功原因 顺应时代潮流(汉化);从实际出发,得到广泛支持; 孝文帝个人素质 二、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1.时间: 2.性质: 3.目的: 4.特点: 5.意义: 北魏-唐中期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收 土地国有制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①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有利社会稳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加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推动北方少数民族汉化。 局限: 均田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据史书记载: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孝文帝改革导致鲜卑族灭亡 B.迁都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D.否定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进步性 D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江南经济的大发展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 六 朝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江南经济的大发展 农业 江东 长江流域 岭南 闽江流域 ●大量土地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农田水利兴修多; ●农作物品种多; ●单位面积产量高。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⑴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⑵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⑶ 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江南经济开发的影响 ⑴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有利于统一。 ⑵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农业灌溉工具的变化 ●曹魏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北方) 龙骨翻车(灌溉工具) 人 力 手工业 1.冶炼业 发明了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合炼之方法) 2.制瓷业 烧出成熟的白瓷。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三教并行(儒佛道) 玄学: 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易经》的研究和解说。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是道家和儒家融合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想。 道教: 东汉时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佛教: 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名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专门建造了白马寺。 2.农书 《齐民要术》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 ——《齐民要术》 重农抑商 3.数学 人物:祖冲之 成就: ①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 点后六位数; ②著《缀术》等书。 地位: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时代:南朝 ⑴ 东汉末: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 ⑵曹魏: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⑶ 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 书圣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王献之造诣也极高,与王羲之合称“二王”。 4.书法艺术 王羲之《兰亭序》帖卷 ⑴文人画。 ⑵ 顾恺之,东晋画家,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5.绘画 《女史箴图》绢本 设色 24×248公分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汉代画家地位不高,无论宫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