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2 创成法 直接根据输入的图形和加工信息生成新的工艺规程,并完成优化。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决策更科学,更具有普遍性。 但不完善,完全使用 创成方法有一定困难。 1.决策表法有不少工艺问题用 语言表达不清楚, 但用表格方式则一 目了然,这样的表 格称为决策表。 2.5.2 创成法 2.决策树法 决策表可以转换为决策树,决策树由节点和分支构成。节点有根、终和中间节点之分。根节点表示决策行为出发点;终节点列出应采取行动,没有后继节点。若条件满足,则沿分支前进;决策树便于观察、建立、修改。决策树也可以转换成一个计算机流程图。 2.5.3 半创成法采用创成法与派生法配合使用称之为半创成法或综合法,常用以派生法为主,创成法为辅。 半创成式集派生式和创成式CAPP系统优点,克服了两者不足,故得到普遍应用。 在使用CAPP时,信息和数据都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数据库文件有以下部分: ①工艺规程组成文件;②机床和工艺装备文件; ③材料及其主要力学性能; ④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有关资料; ⑤有关加工成本的经济资料; ⑥派生法需要的零件族矩阵文件、规程等。 ⑦为创成法所需的各种逻辑决策和资料数据。 思考题 1.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有什么作用? 2.说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组成? 2.说明获得机械加工尺寸、位置形状精度的方法? 4.说明表面层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5.何谓经济加工精度? 6.举例说明拟定加工路线的含义? 7.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有哪些? 8.说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其芳,赵钦新.动力机械与设备制造工艺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胡永生.机械制造工艺原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4]丁年雄.机械加工工艺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5]荆长生.机械制造工艺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6] Mikell P. Groover. Fundamental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JOHN WILEY SONS, INC. 2001 5.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2)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 2)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 ③砂轮选择——硬度太高,自锐性不好,使磨削力增大,温度升高,容易产生烧伤。砂轮结合剂若具有一定弹性,如树脂、橡胶等,砂轮磨粒能产生一定弹性退让,避免烧伤。选用粗粒度砂轮磨削,不容易产生烧伤。 ④冷却条件——采用切削液带走磨削区热量可避免烧伤。一般冷却方法 效果差,切削液进不了 磨削区AB(图)。有效冷 却方法是内冷法。 5. 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3)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及裂纹 1)表面残余应力产生原因在没有外力情况下,工件表面层及其与基体材料的交界处所产生的互相平衡应力称为表面层残余应力。有以下三种原因。 ①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 ②热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 ③金相组织变化引起的残余应力。 2)裂纹产生原因:残余拉压力是由加热引起,当出现残余拉应力超过工件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工作表面就会 出现裂纹,当烧伤严重时表面就会出现裂纹。 5. 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3)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及裂纹 3)影响表面残余应力及磨削裂纹的主要因素若切削热不高,表面层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此时表面层中将产生残余压应力。 磨削时,热态塑性变形和相变却占主导地位。影响磨削裂纹因素许多与磨削烧伤相同:磨削用量是影响磨削裂纹的首要因素。 提高工件速度可减小残余拉压力,(图2-51)。 减小磨削深度可减小残余应力,(图2-52)。 降低砂轮速度得到残余压应力(图2-53)。 其次,工件材料和热处理方法也有一定影响。 ?????????????????????????????????????????????????????????????????????????????????????? ???????????????????????????????????????????????????????????????????????????????????????????????????????????????????????????????????????????????????????????????????????????? 2.2.2 机械加工表面层质量 6. 表面粗糙度的获得方法 要达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首先要确定加工方法,各种典型的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表面粗 糙度见表2-5。 其次,要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