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介绍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贬谪之僻,被贬之长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辛酸、愤懑 怀恋、怅惘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用典 比喻 富有哲理 积极进取、乐观豁达 被贬的辛酸和愤懑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名句赏析 本意: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比喻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这两句诗蕴含哲理(写法),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景物的发展,写了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翻译)它蕴含了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哲理。(或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哲理) 主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兴感之由 叙事 感慨咏叹 议论 未销蚀的铁戟 是前朝之物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简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 本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由折戟引起的感慨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阅读理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俘之时,元军强迫他随船去追击在崖山的南宋皇帝,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写此诗以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比喻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对偶 以死明志 舍生取义 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叙事 抒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要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翻译),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感情) 这首诗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 为玉碎,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