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翻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 翻译

古代汉语第八课文选翻译 子路宿於石門 子路宿於石門[1]。晨門曰[2]:“奚自[3]?”子路曰:“自孔氏[4]。”曰:“是知其不可而爲之者與[5]?”譯文               (《論語·憲問》) [1] 石門:魯國都城外城門。 [2] 晨門:負責早晚開門閉門的人。 [3] 從哪裏(來)? 奚:疑問代詞。這裏詢問處所,哪裏。 按:這句及下文“自孔氏”都省略了謂語“至”,這是語境省略。 [4] 孔氏:指孔子。 [5] 是:指示代詞。那個。  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知道不能做到卻要去做。 不可爲:指由於外在原因和條件的影響而不能實現。 這句是一個表示判斷的體詞謂語句,判斷主語是“孔氏”,承上省略了,“知其不可爲而爲之者與”是判斷謂語。句子的意思是:就是那個知道不能做到卻要去做的人嗎? 翻译   子路在石門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進城),司門者道:“從哪兒來?”子路道:“從孔家來。”司門者道:“就是那位知道做不 到卻定要去做的人嗎?”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1]。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2],是魚之樂也[3]。”惠子曰:“子非魚[4],安知魚之樂[5]?”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6];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7]。”莊子曰:“請循其本[8]。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9],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10]。我知之濠上也[11]。” 譯文                (《莊子·秋水》) [1] 濠:水名。 梁:橋。 濠梁:在今安徽省鳳陽縣。 [2] 儵:通“鯈(yóu)”,银鱼。 從容:叠韻聯綿詞。安閑自在的樣子。 [3] 這是一個肯定判斷句,主語是指示代詞“是”,謂語是“魚之樂也”。 “也”表示判斷。 [4] 這是一個否定判斷句。 “非”是用於判斷句的否定副詞。 [5] 安:疑問代詞。詢問方式,哪裏,怎麼。 [6] 固:本來。下句的“固”字同。 [7] 你確實不知道魚的快樂。這句話主語是“子之不知魚之樂”,謂語是“全矣”。這是一個強調性易位的句子,爲了强調狀語“全”,把它移到句尾充當謂語中心語,然後在“子不知魚之樂”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上結構助詞“之”使它變成一個名詞性短語作句子的主語。  全:語氣副詞 。完全,確實。 [8] 請讓我順着你最初說的那個話來推論。  請:謙敬副詞。表示敬讓,可譯爲“請讓我”。  循:順,沿着。  本:本來,這裹指最初。 [9] 云者:這樣的話。 云:如此說,這樣說。 者:轉指性後綴。 [10] 既已:同義詞連用,副詞。已經。 [11] 我是在濠梁之上知道魚樂的。 翻译  莊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橋樑上遊玩。莊子說:“你看,儵魚很從容地游泳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了;但是你總不是魚呀,那麼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沒有疑義的了。”莊子說:“請讓我順着你最初說的那個話來推論。你說‘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這句話時,是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了,而你故意地問難我;很簡單,我遊濠上而樂,就知魚遊濠下亦樂,我是在濠梁之上知道魚樂的。”         寡人願安承教 梁惠王曰[1]:“寡人願安承教[2]。”孟王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3]?”曰:“無以異也[4]。”“以刃與政[5],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6],此率獸而食人也[7]。獸相食,且人惡之[8];為民父母行政[9],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10]?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11]!’為其象人而之也[12]。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13]?”譯文 (《孟子·梁惠王上》 [1] 梁惠王:即魏惠王,戰國時期魏國國君,公元前370年―前335年在位。 [2] 願安承教:願意誠心誠意地接受教導。 安:安心。這裏指心裏踏實、誠心誠意。 [3] 殺人以梃與刃:用棍棒殺人和用刀劍殺人。 梃(tǐng):木棒。 刃:指刀或劍。  有以:固定結構。有什麽(可以)拿來……。  異:區別,不同。 [4] 無以:固定結構。沒有什麽(可以)拿來……。 [5] 這句承上省略了謂語中心語和賓語“殺人”,屬於語境省略。 [6] 庖:廚房。  厩:馬棚。  莩(piǎo):通“殍”,餓死的人。 [7] 這是一個判斷句,意思是:這是帶領野獸來喫人啊。“此”是主語,“率獸而食人也”是判斷謂語,“也”表示判斷。 [8] 且:連詞。尚且。 惡(è)之:以之爲惡,認爲它是壞事。 [9] 為民父母:爲動雙賓語結構。給百姓作父母。  行政:進行管理,實行統治。 [10] 這是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