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社会性别研究 建国后的妇女运动与启示.pptxVIP

7.社会性别研究 建国后的妇女运动与启示.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社会性别研究 建国后的妇女运动与启示.pptx

社会性别研究第七讲 建国后的妇女运动与启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刘梦岳两性差异与性别刻板印象女性男性温柔刚强情感理性语言能力数学能力防守型进攻型顺从决断喜欢安定喜欢冒险现代社会的两性分工社会主义下的妇女地位全国实行计划就业,城市人口无论男女都会分配到工作。因此,妇女就业率大大提高,与男性持平。妇女的就业领域拓宽,开始从事传统男人的行业,如军队、重工业、建筑业、科学研究等等。女性与男性同工同酬。计划经济时代,妇女产假的负担,从个人、单位转移到了国家身上。大力兴建托儿所、幼儿园。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去“性别化”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口号“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走出家门”“妇女解放”妇女运动的政治目的毛泽东 1955 年明确指出:“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去“性别化”的代价对妇女身体的损害对女性精神的影响短篇小说:张辛欣《我在哪里错过了你?》“这能怪我吗?假如有上帝的话,上帝把我造成女人,而社会生活,要求我像男人一样!我常常宁愿有意隐去女性的特点,为了生存,为了向前闯!不知不觉,我变成了这样!”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男性化的女性形象,在中国当代女作家的作品中屡有出现,不是歌颂,而是隐痛:一边是对“女性雄化”趋势提出的质疑,另一边则包含着对极左思潮和“无女性”时代的控诉……我们曾经用大量统计数字,列举出政治和经济的损失,但却很少有人提起它对一代女性的损害——她们经历并无青春的青春期,经历了不曾爱美、不曾柔化的生活磨砺。”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8页90年代“妇女回家”的讨论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即使打碎了旧的性别模式,在新型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中,积四十余年的实践,人们也应该摸索尝试出家庭生活中新的性别分工。然而我们却没有找到。究其原因,在于一种强大的行政力量,通过扶助弱者压制强者,干扰砸坏着家庭中强者与弱者的正常分工。甚至使得弱者误以为自己不弱,强者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把男子赶进了家务,把女子推向了社 会……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基本分工,瓦解了社会的起码的效率”“社会竞争的原则应当是一视同仁,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的。它对女子的态度应当是“上不封顶”——一个成 功的女子可能成为学者、教授、巨商、部长、主席,社会决不施以人为的压制;同时又是“下不保 底”——一个女子没有社会工作的能力与欲望,或是在夫妻分工合作的选择中自愿成为家庭妇 女,社会决不施以人为的扶持,保佑她获取某种社会职业。”女性学者的回应女性的工作效率并不一定比男性低;现行制度下女性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所以需要政策的倾斜性;效率不是唯一的价值,平等与公平都应当考虑到;现代中国家庭的状况高层次妇女的家庭状况:政治、经济、学术上的女性精英家庭中的两性权力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方向?家庭中妇女地位的保护为妇女的社会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和便利为职业妇女提供更多的保护和便利更多的法律援助、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性别研究的方向传统的女性学研究领域分析造成两性秩序的多重社会因素构想一个两性和谐的秩序通过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去关照其他社会现象公平(Justice)和平等(Equality)参考文献郑也夫 (1994): 《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 《社会学研究》 (2), pp. 108-113.金一虹 (1995): 《也谈男女平等的收获与代价》. 《社会学研究》 (1), pp. 98-101.李银河 (1994): 《“女人回家”问题之我见》. 《社会学研究》 (2), pp. 71-72.杜芳琴 王向贤 编 (2003):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同性恋 王倩宇 孙婧婧 2、性交易 魏玺昊 邵华清3、婚前性行为 林欣 李美娜4、换妻 王娜 魏晶5、一夜情 温辉 徐永飞6、乱伦 温涛 张逸茹7、婚姻与出轨 张睿希 王子颖 8、堕胎 黄瑜 张亚亚 9、动物平权 李瑾 李晓芳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