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八课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黄帝内经》 战国-秦汉成书 是中医学奠基之作,提出经络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法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 2、针灸疗法 春秋战国时期使用 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同学们能说出中西医之间的最主要区别吗? 《黄帝内经》:现存的较早的一部医书 灸法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李时珍 * 中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医药学家,他们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独特的诊断方法 -- “四诊疗法” 望 闻 问 切 望诊最为高超 闻诊发展最为缓慢 问诊最为实用 切诊临床使用最多 右图:后人的引线切脉图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 人们已普遍应用针灸治病。 针灸疗法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宋代针灸铜人 现代头部针灸技术 灸法 《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代 东汉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 《千金方》 孙思邈 唐 麻沸散的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五禽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保健体操。 麻沸散 五禽戏 华陀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东汉 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 四诊法成为中医传统诊病法。 四诊法 扁鹊 战国 世界地位 成就 医药学家 时间 扁鹊 战国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切脉是其主要成就。 《史记》 记载 : 至今天下言脉者 由鹊也 医圣张仲景 华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禽戏引导图 (2010年北京卷,40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8分) 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 名称:《伤寒杂病论》。 成就: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 * *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