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3研讨
21世纪的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技术
专 题 讲 座
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技术的发展历史
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技术是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 卫星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以前,人造地球卫星还是一种科学的幻想,只是出现在民间的神话传说和科学幻想小说里。到20世纪40年代,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向地球赤道上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发射卫星,并利用这样的卫星作为无线电转播站进行地面远距离通信和广播,如果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立三个间隔各为120°的卫星转播站,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人们追随着梦想去努力。1957年前苏联把一个形如足球大小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上空轨道,从而率先带领人类步入了太空时代。1962年7月,美国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了一颗重量只有几十公斤的试验通信卫星“Telstar 1号”,该卫星按极地轨道运行,可以传送声音图像信号,它是非地球同步卫星,飞越大西洋上空每次只有几分钟,“Telstar 1号”的成功,使人类步入了卫星通讯的新时代,在那时能够发射卫星上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的骄傲。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共发射了上千颗卫星。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日本、印度和意大利等国家都有了自己的卫星系统,卫星作为国家骄傲的诱惑力已经让位于经济上发展的需要,各国都把拥有卫星技术视为一种新的财富与富有的象征,卫星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军事、通讯导航、广播电视转播、地质勘探和气象预报等领域,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 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及其主要业务形式
依卫星轨道可将天空中的卫星分为三类:
1、低轨道卫星(以圆形轨道绕地球旋转,飞行高度为700-1500km之内)
用途:用于移动卫星业务(MSS)、地面观测等,前段时间喧腾一时的“铱”
星计划就是利用此类卫星进行通讯。
2、中高度轨道卫星(以圆形轨道绕地球旋转,飞行高度约为10000-20000km)
用途:主要应用于导航系统。如:世界著名的GPS导航系统。
3、同步轨道卫星(飞行高度约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
用途:主要应用在固定卫星业务(英文简写FSS:系指在固定的卫星地面站
间进行卫星通讯,通讯时以固定的位置方式进行);广播卫星业务(英文简写BSS:利用卫星转播取代或增强地面通讯网络、音频、影像讯号的传输多用于电视节目的转播方面);卫星广播电视直播业务(英文简称DBS或DTH:利用大功率广播卫星和通讯卫星转发器转播节目,让一般观众能直接收到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DBS一词多用于日本、DTH欧美惯用此词)
以及气象观测等。
(三) 世界各国及中国大陆卫星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状况。
广播电视卫星是从通信卫星发展而来的,通信卫星是指通过卫星把两个或多个地面站连接起来,进行点对点的信号传输,它包括固定站间通信和移动站间通信等在内的全部通信业务,它主要起到点对点的节目传送作用。广播卫星则把来自地面的上行发射台的电视信号转发到地面,供地面上成千上万的个体接收设备和集体接收设备接收,使卫星覆盖区内的一般公众都能收看到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自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人类在空间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电子集成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现在不仅能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信号,而且正在用直播卫星(DBS)来转播电视节目和传送多媒体信息,只需小型简易天线和卫星接收机就能使卫星电视和多媒体信息进入个人家庭。
卫星广播电视技术是卫星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赐福,当您坐在家里,用一只口径不及一米的天线对准地球同步轨道的广播电视卫星时。天下山川、民谷风情、新闻要讯尽收眼底。通过卫星接收系统,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自由自在的通话联络,传递信息,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目前,卫星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Ku频段转发器是目前卫星电视频率的选择方向。
据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共有192颗西方制造的同步轨道商业通信卫
星,总共提供4241个转发器,其中C频段转发器占52%,FSS的Ku频段
占39%,BSS的Ku频段占9%,也就是说正在使用中的转发器大多数是C
频段的转发器。正在建造的商业卫星业务Ku频段转发器正在迅速增加,
已定购的1928个转发器中,FSS的Ku频段占47%,BSS的Ku频段占17%,而FSS的C频段只占36%,这主要是因为C波段也是国际电联规定的地面中继、微波通信选用的频段,随着各国通信事业的发展,C频段传送的卫星电视信号对地面通信的干扰越来越大;还有就是Ku波段数字压缩技术越来越成熟,每个转发器现在可以传送6-8套电视节目,节省了许多频谱资源。所以Ku频段转发器现已成为卫星电视频率的选择方向。
2、卫星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增大,接收天线向小型化发展。Ku波段接收天线的天线直径可小到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案例教程--电子教案.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园地一.pdf VIP
- 《闪亮的坐标—劳模王进喜》课件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_47498966.pptx VIP
- 上海正夕CL2800余氯分析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牛油果种植管理技术.pdf VIP
- AI驱动光接入网技术白皮书(2025版).docx
- JT∕T 200-2020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可复制版).pdf
- 完整版铁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2.docx
- 飞行_载重平衡管理手册.pdf
- 第4章 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