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P1-1 草地: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它生物产品等多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与草业生产基地。
CP12 天然草地:自然形成草地人工草地:人工种植草地CP1-3 上繁草:50-170厘米,茎上的叶片分布比较均匀,割草后留茬的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10%下繁草:不超过50厘米,株丛多半是短营养枝,大量叶片集中于株丛基部,刈割后留茬占总产量的20-60%。
CP14 根茎型与根蘖型根茎型:根茎分布在距地表5~20cm深处,根茎自母枝长出,形成节和节间,在根茎的节上生长的垂直的更新芽,并可形成枝条,根茎状草类每年从老的根茎上生长出新的根茎,而新的根茎上又长出新的枝条,这样就形成具有大量枝条的根茎网。根蘖型:具垂直根且在地面以下5-30厘米处生出水平根,在其上形成更新芽,向上生长到地面形成枝条CP1-5疏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下1-5cm处,分蘖芽形成的侧枝与主枝以锐角方向向上生长,能产生多级分蘖,形成株丛。疏丛型牧草适宜在土壤肥沃和通气良好的地块上生长。可形成草皮,但不耐牧。密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上(干旱草原地区分蘖位于地表附近),形成的侧枝彼此紧贴,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形成密集的丘状株丛。
CP16草地植物的再生: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
CP17进展演替:演替的结果是牧草繁茂,层次和种类组成复杂,品质好、产草量高、土地日渐肥沃的有利于生产的演替。
CP18草地封育:就是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CP1-9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又不。
CP110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CP111放牧:是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
CP112放牧强度:放牧强度就是草地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
CP1-14 合理载畜量:在放牧适当的情况下,每单位面积草地所能饲养的家畜头数和放牧时间。
CP1-15 放牧制度:草地用于放牧时的基本利用体系,制度规定了家畜对放牧草地的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通盘安排。
CP1-16 划区轮牧:把一个季节牧场或全年牧场划分成若干轮牧分区,每一分区内放牧若干天,几个或几十个轮牧分区为一个放牧单元,由一个畜群利用,逐区采食,轮回利用。
CP1-17 季节牧场:将放牧场划分为若干个季节牧场,各季节牧场分别在一定时期放牧。
CP1-18 放牧家畜的结构:指放牧畜牧业生产实体中放牧家畜的畜重.品种和畜群的结构CP1-19 混合放牧和更替放牧:混合放牧,是有计划地使用不同种类的家畜在同一时期内放牧同一块草地。更替放牧不同种类的家畜在同一时期内放牧同一块草地或不用时期内放牧同一块草地CP1-20 割草地:以生产干草为主的草地地段,生产上称为割草地或割草场。
CP1-21草地松耙:改善生草土通气透水条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草地培育措施。
CP1-22 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群中播种一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有价值的优良牧草,以增加草群中牧草种类和草地覆盖度,达到提高草地生产力和改善牧草品质的目的。
CP1-23 草地杂草:在草原管理中,一些家畜不食的和有毒有害的植物。
CP1-24 草地退化与草地沙漠化:草地退化,草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或丧失。草地沙漠化CP1-25 草地围栏:控制家畜活动,保护草地牧草和进行草地建设的基本设施。CD1-1 草地生产力CD1-2 草地资源CD1-3 草地的自然特性CD1-4 草地的经济特性CD1-5 草地演替CD1-6 草原湿润度指数k=r/0.1∑θ,其中k表示草原湿润度指数,r表示全年降水量mm, ∑θ表示大于0度的年积温
CD1-7 垂直地带性0.5~0.6℃/100m。降水和相对湿度随海拔升高而增长,从而在山地不同的高度形成了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相应地形成了不同山地草地类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CD1-8 纬度地带性CD1-9 经度地带性CD1-10 层片
CD1-11 植物生态经济类群CD1-12 植物生活型CD1-13 草地类型CD1-14 遥感CD1-15 传感器CD1-16 遥感平台CD1-17 大气窗口CD1-18 草原区划CD1-19 草地动态产量CD1-20 绝对高度SH1-1.有效辐射700?nm的可见光称作光合作用的有效辐射。
SH1-2.第一性生产
SH1-3.牧草体内的自由水
SH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售后服务体系、流程及售后保障措施.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课翻开新的一页开启新学期课.pptx VIP
- 注塑生产排程月计划(ASDJS)自动排程.xls VIP
- QCT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pdf VIP
- 《影视后期合成》教案全套项目1--11 初识After Effects--渲染输出.docx VIP
- SAP物料分类账操作详解(S4系统).doc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五入法试商的除法》PPT课件.pptx VIP
- 云南硅pu篮球场施工方案.docx VIP
- 学生牛奶糕点配送项目供货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课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