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diedCognitionandpsychology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具身”(embodied)是“em”+“body” Em是“使处于……状态,使成为……” Body是“身体”,与“mind”相呼应 具身认知强调的是认知是具体身体的认知。认知、情感、思维、判断、分类等心智(mind)过程需要有一个身体的支撑。 Wings of desire(柏林苍穹下 ) 天使只是个精灵,如果它要同人类打交道,它需要一个肉体。 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认知、情感、思维等心智活动似乎不依赖于身体,身体不重要,有时甚至是累赘,重要是的思想,是心智! 思想实验1: 认知状态中的心智 思想实验2: Brain-in-the-vat 思想实验3: 人工大脑与离身心智 (哲学家Dennett的思想实验) 这些思想实验的一个明显结论是:身体和心智可以分离! 骇客帝国 盗梦空间 阿凡达 两个结论: 第一,对于心智和认知来说,身体并不重要; 第二,在现代科技社会中,甚至大脑也并非完全必要,只要我们获得了大脑中的程序和信息,我们就可以复制人的意识。 1997年3月26日,美国宗教团体“天堂门”的39名成员集体服毒自杀。 这些自杀者相信,通过心灵感应,他们已经同外星人取得了联系。外星人邀请他们去一个更好的新世界。为了能适应新世界,他们不得不“逃脱灵魂的载体”,毁灭肉体、解放灵魂。 这一集体惨剧曾经震惊世界。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 为什么这些自杀者相信灵魂能在身体毁灭之后仍然存在?身体和心灵、肉体和灵魂真的能分离吗? 一、身心二元论及其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存在着身体、心智(mind)两种实在。 身体和心智可以是平行关系,也可以是互动关系。 基本假设1: 存在着身体与灵魂、身体与意识或心理、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 基本假设2: 身体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不发挥作用。 所以柏拉图主张: “我们要接近知识只有一个办法,我们除非万不得已,得尽量不和肉体交往,不沾染肉体的情欲,保持自身的纯洁”。《斐多篇》p.17 在柏拉图那里,身体对知识的获得没有帮助,相反,身体阻碍和玷污了认知过程。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首次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身心、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 从弘扬理性的立场出发,笛卡尔论证了“我思故我在” 通过理性推理,笛卡尔确立了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灵的二元划分。 科学心理学建立的哲学基础是心物二元论。既然这个世界由心物、身心的二元对立组成,而物和身的研究有物理学和生理学,那么,与之对应,我们也需要一个研究“心”的科学。科学心理学应运而生。所谓科学心理学,就是要使用物理科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以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探讨精神领域的问题。 心理学: 行为主义观点 心理学: 信息加工的观点 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符号加工。 依据这种观点,人脑有如计算机。计算机有软件和硬件的区分。人脑同样如此,大脑的生理结构类似于计算机的硬件,认知过程则类似于计算机的软件。软件虽然运行在硬件上,但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其功能也各自独立。 软件可以运行在任何有计算功能的物质上,且硬件也不能改变软件的运行程序。如果人脑类似于计算机,那么认知过程虽然运行于大脑,但大脑的物理属性和结构对认知并没有影响。 从理论上讲,认知过程产生的神经活动既可以运行在人脑上,也可以运行在电脑上,即所谓的人工智能。 人脑就象计算机那样,从感官接受刺激。这些刺激转换为一定的神经冲动,传输至中枢神经系统,在那里与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加工和操纵,再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输至身体的效应器,产生行为反应。 在这一过程中,身体只是提供刺激和执行指令,对认知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如果认知过程具有计算机软件的性质,那么通过存储认知的神经活动,就可以实现“灵魂不死”。 这种离身心智 (Disembodied mind) 构成了认知研究中信息加工模式的主要特征。但是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严峻的挑战。 Schubert指出,“人的认知被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以这样一种观点来看,作为‘软件’的心智被假定为独立于作为‘硬件’的身体和大脑。推理、分类和记忆等高级认知过程被认为依赖于抽象的语言符号……这样一种观点近年来已经受到严厉批评。认知科学、哲学、机器人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认知的表征和操作根植于它们的物理情境中。这样一种意识导致了具身认知理论的产生。”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最初仅仅是有关身心关系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后来逐步进入实验心理学领域,成为一个热门的实验课题。 2010年2月2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 这一极为热门的研究领域被称为具身认知,其基本观念指的是大脑和心智并不是组成我们自身的两个独立部分……我们怎样加工信息并非仅仅同心智相关,而是同整个身体紧密联系着! 一步一个脚印! 高高在上 打倒! 笑里藏刀 生吞活剥 洗心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