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的气象灾害.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 .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案例6 从案例中得到信息: 1972年重旱区在北方 灾情: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秋收作物受灾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5、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提示: 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提示: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探究活动: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6、各地灾害表现: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 秋末的第一次寒潮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寒潮在新疆、西北、内蒙古等地区引起霜冻,使牧草和牲畜受灾。 四、沙尘暴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发生与防治: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 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探究活动: 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 提示: (1)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条件。 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水库已经几乎干涸 渴 云南省曲靖罗平县的牛街河水电站已无存水,彻底干涸 渴 云南村民背着水走在陡峭的山崖上(3月7日摄)。村民需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水桶,从海拔1000多米的江边,小心翼翼地往海拔1800多米的村中跋涉。 渴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我国的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华北地区为我国第一旱灾多发中心 探究活动: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提示: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