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连成110年 辉煌与沉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连成110年 辉煌与沉思

富连成110年辉煌与沉思 富连成小演员排练照。CFP 京剧表演大师马连良与卓别林夫妇合影。CFP 脸谱 光明图片 ????“富连成”科班是中国京剧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1904年,吉林商人牛子厚先生和梨园世家的叶春善先生共同创办“喜连成”社,后改名为“富连成”社,是京剧教育史上公认的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44年时间里,“富连成”科班共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近800多名京剧学生,其中雷喜福、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筱翠花)、马富禄、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萧盛萱、孙盛武、袁世海、李世芳、毛世来、江世玉、艾世菊、谭元寿、茹元俊、冀韵兰、夏韵龙、叶庆先等均为京剧名家。他们中不少人又传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为京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8年,“富连成”因经济原因而停办。两年后,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成立,戏曲教育由此告别科班时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今天,经济条件日益丰厚,戏曲教育业已办到研究生的层次,但为何出不来京剧大师?如今,纪念谢幕已近70年的“富连成”科班,在怀念其辉煌的成就的同时,京剧人更多的是沉思“富连成”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方法,进而反思当今的戏曲教育,力求从传统的艺术教育中汲取精华,继承创新,培育更多的京剧人才。 因材施教?让大师从这里起步 ????“‘富连成’成功的前提是它强大的师资力量”,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所有被“富连成”聘请来的老师都是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演员,有的先生只有一出戏技压群芳,“富连成”也会诚诚恳恳地请来,以此来保证其学生所学的每一出戏都是当时的顶级之作。这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是京剧史上著名的丑角宗师萧长华,他有“丑戏万派之源”的美誉。除丑行外,他对其他各行当的最精妙处也了然于心。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的花旦戏《拾玉镯》就是他教的,小生名家张春孝的三国戏,也是跟他学的。京剧名家梅葆玖还记得父亲梅兰芳曾说,他14岁时在“喜连成”(“富连成”)搭班,在“喜连成”(“富连成”)边学边演边练对他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不为发财致富争名夺利,只为培养梨园后生一代”,他认为当时“富连成”的科班班训对今天的民族艺术教育都有很大启发,也是京剧传统教育以德化人的亮点。 ????坚持因材施教、量材教艺,是“富连成”科班一贯的坚定的教学方针之一,同时也是“富社”培养艺术人才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萧长华之孙萧润德对富社历史颇有研究,对很多史实如数家珍。他说,马连良初入科时学武生,后经叶春善和萧长华考查,认为武生不适合他,遂改学老生而最终成为继谭鑫培后的又一位一代宗师。叶盛兰入科时学花旦,袁世海学老生,后来都是经他们指点,改攻小生与架子花脸,均成为各自行当中的一代大家。叶盛章入科后,老师们都希望他学武生,征求萧长华老师同意教他改学文武丑角,在科时已为观众所喜爱,出科后,成为文武名丑。正因为持之以恒地坚持因材施教、量材教艺,“富社”不但成功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后来享有盛誉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教育家,还包括了众多的京剧研究家、管理家,以及器乐伴奏、舞台美术等多方面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的“富社”前辈进入了中国戏曲学校或各地方戏曲学校任教。因材施教的传统,在新型的戏曲院校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首任班主任张关正说,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教学实践,再一次把因材施教的理论,推向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境界,那就是对不同的学员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培养计划。青研班学员的人才特点是著名演员多,主要演员多,流派演员多,大多数学员在艺术上已小有成就,而我们的教学培养方案,正是依据这一特点,要为他们从优秀演员成长为戏曲艺术家奠基铺路。 ????但为何出不来新的京剧大师?对此,从“富连成”科班走出的京剧名家谭元寿认为,如今治学不够严格,学生不能光有文凭,还要有真本事。其子、谭门第六代谭孝曾则认为现在的戏曲教学为了完成学历教育,学生大把的时间用在学英语等学科上,真正用来练功的时间很少。“过去学生都是从戏中学得做人的道理的、掌握人物的心理动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957年那出最能体现‘富连成’教学成果的电影《群英会》中,能出现那么多‘活曹操’‘活鲁肃’‘活孔明’。” ????如今的京剧教学,基本在中专、艺校阶段就已经将学生归入所属行当的某一流派,但在傅谨看来,“富连成”能够涌现那么多开宗立派的大师的重要原因恰恰是其不归派。“学生在‘富连成’坐科时学的都是基础的东西,为日后通大路打基础,出科后该怎么发展再怎么发展。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像今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读书时不能过早分科一样。”?谭孝曾也表示,“富连成”的教学教的都是“官中戏”,而非“流派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