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49-1952 三年恢复时期 1953-1956 三大改造时期 1956-1966 十年探索(建设)时期 1966-1976 十年内乱时期 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1976-1978 两年徘徊时期 1978至今 改革开放时期 中 国 现 代 史 分 期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 二、探索与失误(十年探索时期)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 材料一:1949年工农业产量与历史最高水平的对比 名称 产量 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 钢 15.8万吨 减少80% 煤 3243万吨 减少48% 粮食 11318万吨 减少25% 棉花 44.4万吨 减少48%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占乡村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投资商乘机兴风作浪,他们囤积粮食、面纱、煤炭,哄抬物价。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材料二:1949年中国、印度、亚洲人均国民收入对比 中国:27美元 印度:57美元 亚洲(平均):44美元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面对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党和政府 采取了哪些恢复国民经济 的措施呢? 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中央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 三、合理调整工商业。 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饿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四、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颂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土地改革后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农民个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本质上依然是私有制,还造成了广泛的小农经济。 1、背景 ——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连年战争的破坏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恢复 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 阅读思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公斤 538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什么问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基础薄弱 2、内容: 3、成就: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哈飞 4、意义: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均在东北) 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合作探究1: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A、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B、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C、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合作探究2:一五计划在工业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在这里?(P53学习延伸) 首先,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十分发达; 其次,工业基础好。 此外,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1956年中国试制成新型喷气式飞机 使天堑变通途的 武汉长江大桥 王崇伦 长春一汽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三)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 2、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