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肿瘤标志物右医附院 廖书鸿
了解肿瘤标志物的发展概况
熟悉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本章教学内容
概 述
全世界52亿人口中,每年约有70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 恶性肿瘤是人类三大死因之一。三早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
癌症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以上。因此,早期肿瘤诊断已成为全世界医务人员长期以来极尽全力研究的热门课题。
2008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顺位
城市
农村
死亡原因
(ICD-10)
死亡专率(1/10万)
构成(%)
死亡原因
(ICD-10)
死亡专率(1/10万)
构成(%)
1
恶性肿瘤
166.97
27.12
恶性肿瘤
156.73
25.39
2
心脏病
121.00
19.65
脑血管病
134.16
21.73
3
脑血管病
120.79
19.62
呼吸系病
104.20
16.88
4
呼吸系病
73.02
11.86
心脏病
87.10
14.11
5
损伤及中毒
31.26
5.08
损伤及中毒
53.02
8.59
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21.09
3.43
消化系病
16.33
2.65
7
消化系病
17.60
2.8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11.05
1.79
8
泌尿生殖系病
6.97
1.13
泌尿生殖系病
5.70
0.92
9
神经系病
6.34
1.03
神经系病
4.35
0.70
10
精神障碍
3.69
0.60
精神障碍
4.27
0.69
十种死因合计
92.36
十种死因合计
93.46
肿瘤标志物发展概况
1845 Bence-Jones 本周蛋白
1930 Zondek HCG
1959 Markert 同工酶
1963 Abelev AFP
1965 Gold Freeman CEA
1969 Hubner Todaro 癌基因
1975 Kohler Milstein 单克隆抗体
1978 Herberman 提出肿瘤标志物概念
1979 英国第7届肿瘤发生 TM被确认并应用临床
生物学和医学会议
1980 Koprowski CA19-9
1981 Bast et al CA125
1981 Colcher et al CA72-4
1984 Kufe et al CA15-3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存在于细胞、组织或体液中,能用化学或免疫方法定量的、能证实癌肿存在(或在某一脏器存在)的、能监测肿瘤治疗和预后的物质。这些物质必须在正常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肿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减少假阳性和漏诊,必须注意
1.联合诊断:
两种或两种以上标志物同时检测
2.动态检查和观察:
避免一次检查结果带来的误差
3.结合临床
4.建立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化学特性)
癌胚抗原类标志物
糖类抗原标记物
酶类标志物
激素类标志物
癌基因
其他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标准
特异性100%
灵敏度100%
器官特异性
与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
能进行疗效观察
与预后有关
可靠的预测价值
然而目前所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均未达到上述要求,但如
正确合理使用,仍有很大临床价值,关键是要正确评价肿瘤
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正常人群中的筛查
有症状者的辅助诊断
癌症的临床阶段的分期
疾病进程的预后指标
评估治疗方案
判断癌症是否复发
治疗应答的监测
胚胎抗原类标志物
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成人血清中含量甚微。
AFP
1. 4-8周 卵黄囊
2. 9-11周 肝细胞
3. 31-34周 高峰期
4.胎儿出生后,母血AFP1-2周降至正常水平
5.胎儿2-3月AFP接近成人水平
临 床 意 义
在我国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高于正常值
正常人血清AFP值为10~30μg/L。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解读课件.pptx VIP
- SAE J588-2000 总宽度小于2032mm的机动车用转向信号灯.pdf VIP
-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4).docx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1(样表).docx
- 2023年少儿迎春杯六年级初赛竞赛试题数学.docx VIP
- 光伏电站一体化监控统一管理平台项目建设技术方案.docx VIP
- 《宋史·舆服志》服饰词汇研究.pdf VIP
- 竞选体委演讲稿PPT.ppt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pdf VIP
- 水下测量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