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xx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VIP

江西省xx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xx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江西省xx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人:梁珊 审题人:温先发 2014.1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小题,每题2分,共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 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 3.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A.水稻的发明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周枏《罗马法原论》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C.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10.“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这就是“麦迪逊难题。”美国宪法中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的设计有 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实行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③总统和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通过修正案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A.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12.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你认为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13.毛泽东在给前线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的。”据此判断,该电文是发给哪一战役的指挥将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15.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1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A.“一国两制”构想B.行省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50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