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内生菌的筛选及其抗性测定 目录 实验大致方向 1.1、拮抗菌初筛 平板对峙法:致病菌用打孔器打成 4mm 的菌饼培养于平板中央,距其 2cm 处四周以十字交叉法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 7d 的供试内生菌,28±1 ℃下培养,定期观察是否产生抑菌圈及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初步选择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 1.2、复筛拮抗菌 具体步骤:对初筛后的优良内生菌,用打孔器打成 4mm 菌饼,将 3 块接种于 150ml 的液体培养基内,28℃,180r/min 培养 60h,后于冷冻离心机上 8000r/min 离心 20min,上清液既为待测发酵液。将上述处理后的内生菌发酵液 3ml 与 20ml 的培养基充分摇匀混合制平板,待培养基冷却后在平板中央接种直径为 4mm 各植物致病菌菌块,以加灭菌水的 PDA 培养基为对照。试验设 3次重复,28℃暗培养 3d,观察测量并记录菌落直径。记录结果并计算抑制率。 2、确定活性菌株 对于筛选出来的具有优良抗性的菌种,要做进一步的鉴定,确认其生物学性质及理化性质,辨明它是否是已知菌种。若是,则看其现有的资料是否包含我们实验所得到的现象与结论;若不是,则对其进行命名,并对其性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3、防病促生 3.1、青稞生长测定指标 3.1.1、对种子萌发测定法方法:取 5% NaClO 对待测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后,使用灭菌水淋洗 3 次。培养皿中铺灭菌纸,生防菌发酵液的不同倍数稀释液;CK:SNB 对照,设置 3 次重复,每皿培育 30 粒种子,28℃暗培养,在种子露白后的 24h 和 48h 测定各种子胚芽长度。 3.1.2、植株生理指标测量:将菌株的 SNB 发酵液拌土,每克土接种量约为 108cfu·g-1,采取花盆育苗,第 1 片真叶展平后进行移栽,30d 后重复浇灌发酵菌液。60d 后开始取样,测定植株的地上部株高以及植物的鲜重和干重等,分析待测菌对盆栽青稞的促生效果。 3.1.3、叶绿素含量测定:取 0.1g 新鲜青稞绿色叶片,在无菌研钵中剪碎,加入少量石英沙及 0.5mL 丙酮进行研磨,后再加 10mL 80%丙酮继续研磨。过滤提取液用 80%丙酮 25mL 定容。CK:80%丙酮溶液,分别在 645、652、663 和 470nm 时的光密度,计算叶绿素 a、b 和胡萝卜素的浓度(mg·L-1)以及叶绿体色素含量。 3.1.4、根系活力测定:取各青稞根样 0.5g 于试管中,加等量混合液 0.4% TTC 溶液和磷酸缓冲液 10mL,37℃下保温 1h 后加入 2mL 1mol·L-1硫酸以终止反应。将水分吸干,加 4mL 乙酸乙酯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提取 TTF。加乙酸乙酯定容,分光光度计 485nm 下比色,以空白作空白对照,参比光密度,查找标准曲线,求出四氮唑还原量,并计算出其还原强度。 3.2、温室防病试验 对于我们想要研究的实验农作物(比如小麦、水稻等)进行实验。 例如:对小麦全蚀病的接种方法及病菌统计分析方法 将小麦全蚀病接种到查氏培养液中,180rpm/min 培养 7d,每处理 12 株,以菌株发酵上清液为处理组,以 6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药剂对照及清水空白对照,均匀喷于叶片的正反面,以叶面滴水为度。10d 后进行小麦全蚀病调查,进行病情指数计算,并用利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内生菌扩展研究 把具有优良抗性的内生菌转到原本不具有此内生菌的实验农作物体内,使原本不具有某项抗性的植物具有了某种抗性。如果抗性效果好,则检测生长出来的农作物是否安全可以食用;如果抗性效果不佳,则寻求方法改善提高其抗性。 Page ? * * 植物内生菌的筛选 确定活性菌株 防病促生 内生菌扩展研究 Page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聚力发展.pptx VIP
- 一种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方法.pdf VIP
- 2024-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1一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
- 手术室PDCA——提高急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善率.pptx VIP
- 宠物行业宠物智能喂食器研发方案.doc VIP
- 老年人徒手肌力评定健康促进课件.pptx VIP
- TPM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课件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df VIP
- 灰库系统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医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