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的原则与方法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王祚邦 概 论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简单的说,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养生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健康和长寿。那么,什么是健康? 何谓健康 何谓健康?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对健康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传统的健康观,认为“无病即健康”,把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于是形成了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即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对健康提出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多少? 一个人活到多少岁算长寿呢?从理论上讲,外国学者蒲丰提出哺乳动物的个体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人体发育期为25年,那么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5岁~175岁。 目前,可靠的人类寿命的最高纪录是英国的弗姆·卡恩,活了209岁;而绝大多数人的寿命仅为60~70岁。 可见,人类的寿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而中国经历了二千年的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所以对其进行总结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养生学与现代预防保健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现代预防保健的关系,应该说两者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现代医学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四大类:即 人类生物学(生物遗传) 行为生活方式 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 卫生服务。 中医养生学与现代预防保健的关系 虽然现代医学也重视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运动锻炼等,但更多的是重视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如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和物质环境(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住房和工作场所的安全等)的改善。而中医养生观则更重视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强调顺天守时,强调形神兼养且以养神为上。 中医养生理论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与实践,并结合古代哲学思想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其中包含了道、儒、佛、医、墨、法、兵、阴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多彩,典籍汗牛充栋,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中医养生的原则与方法,也只能选其精,述其要而已。而且,同一种方法也不一定对每一个体都适用。 一、顺应自然的“天人相应”观 二、“守神为上”的精神调摄观 三、五味入脏、辨质论食的饮食调理观 四、科学适度的运动锻炼观 五、疏导为先的药膳调养观 六、针灸 推拿 气功养生观 一、顺应自然的“天人相应”观 顺应自然的“天人相应”观 顺天守时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准则。中医认为,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外在的环境时刻都给人以影响,人必须根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寒暑往来等变化,主动地与之相适应,避免和消除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才能不生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人体与自然的这种同步变化,古人称为“天人相应”。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四气调神”,顾名思义,就是说要根据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性来适时调整人的活动和意志,其核心内容是强调一个“从”字,即强调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意志活动要顺应四时之气,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保持一致和协调,使生命活动在自然界的轨道和程序中运行,从而达到保护精气、养护生命的目的。其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顺时养生的主要原则。 具体方法 起居方面 饮食方面 精神意志方面 起居方面 春季要晚睡早起,散开头发,松缓衣带,从容不迫地散步,使气机舒畅,与春天生发之气相应;夏季宜晚睡早起,不要贪图凉爽而厌恶日光,使体内的阳气温煦荡漾,以适应“夏长之气”;秋天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秋气萧杀,应避之以免伤害人体生气,以适应“秋收之气”;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因冬季严寒,应保持体温,以免影响体内阳气的闭藏,以应“冬藏之气”。 饮食方面 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其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一年四季,五味各有所宜。春三月勿过食酸味,否则易伤脾胃,应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宜常食新韭;夏三月勿过食苦味,过则易伤肺气,应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之三月勿多食辛味,过辛则易伤肝气,应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三月勿多食咸味,过则易伤心气,应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精神意志方面 春夏季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若所爱在外”,即春夏之季宜多思、多动、精神外向,意气舒展,对周围的事物兴趣浓厚;秋冬二季宜“收敛神气”、“无外其志”、“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即此二季应神志安宁,多静少动,对周围的事物兴趣淡漠,特忌妄思乱动;(如少年、青年、中年、暮年状) 此外,一日亦有春夏秋冬,即子,卯、午、酉也,也应遵循一年四季的养生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儿科之食积和厌食分析报告.ppt
- 贵阳学院2015年茶学专业申报表探析.doc
- 中医耳鼻喉科学(必修)教学大纲分析报告.doc
- 16-socialcognitionandrelationships技术总结.ppt
- 贵阳中医学院2015年毕业生OSCE考试复习指南探析.doc
- 中医耳鼻喉科学(限选)教学大纲分析报告.doc
- 贵州百万公众测试探析.doc
- 中医方剂方歌分析报告.doc
- 16版:解题能力讲座(四)——高考常用的思维方法系列三(创新设计)技术总结.ppt
-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实习探析.doc
- 第二课:电化学储能的组成与基本概念.docx
- 2025年与人工智能同行报告-英敏特.docx
- 2025年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研究报告-大众汽车中山大学.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常用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称一称》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和千米》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多长时间》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