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内消化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肠 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大肠还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存所。 大肠液分泌的调节 大肠液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 刺激副交感神经可使分泌增加,而刺激交感神经则可使正在进行着的分泌减少。 尚未发现重要的体液调节。 大肠的运动形式 1、混合运动—袋状往返运动 2、推进运动—分节推进和集团蠕动 大肠的运动: 少、缓慢 1、分节推进运动:是一个结肠带或一段结肠收 缩,其内容物被推至下一肠段的运动。 (进食后此运动增多) 2、袋状往返运动:可使结肠黏膜折叠成袋,并使袋内 容物向两个方向做短距离运动。 (是空腹时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3、集团推进运动(集团蠕动) 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药物刺激时 运动增加 (将结肠内容物向肛门推进,推至直肠,产生便意) 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第六节 吸 收 一 吸收的部位及途径 口腔:部分药物(如亚硝酸甘油) 胃:酒精和少量水分。 大肠:水分和无机盐,也吸收葡萄糖和一些药物。 小肠:吸收能力最强,种类最多,最主要吸收部位 (因具有四个保证的有利条件) 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 1 时间保证:停留时间长越3~8h。 2 面积保证:总面积达200平方米。 3 动力保证: 进食后,绒毛产生节律 性申缩和摆动。 4位置结构: 小肠内的食物已被消化 成小分子且绒毛内有丰富 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有利于物质吸收 吸收的途径 跨细胞途径:营养物质---上皮细胞---腔面膜---组织间隙---血液 淋巴液 旁细胞途径:营养物质---细胞间隙---组织间隙---血液 淋巴液 吸收方式: 被动扩散(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胞饮等 小肠绒毛的结构 二 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无机盐的吸收 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铵盐的吸收很快,多价碱性盐则吸收很慢. 1钠和水的吸收  肠上皮细胞底--侧膜上存在着钠泵,使Na+逆电-化学梯度而主动转运。肠腔中的Na+,95% ̄99%被主动吸收  Na+的吸收往往伴随着水,葡萄糖, 氨基酸和负离子等物质的吸收。  水的吸收是被动的 2 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吸收量: 约每天1mg,仅为一般饮食中含铁量的10%。其吸收量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有关,缺铁的患者,铁的吸收量可比正常人多1~4倍。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磷酸等可与铁形成不溶性化合物而阻止铁的吸收。 3 . 钙的吸收 钙吸收的部位 : 小肠各部位都有吸收钙的能力,尤其十二指肠. 钙吸收的状态 : 可容性钙 (氯化钙等) 才能被吸收,离子状态的钙最容易吸收 钙吸收的影响因素 1 维生素D,脂肪酸,酸性环境促进钙的吸收 2 凡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如硫酸钙草酸钙等,钙则不能被吸收 3 钙吸收的量受机体需要的影响 二 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双糖酶 单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且各种单糖的吸收率相差很大。 吸收机制 :是逆浓度差,耗能(能量来自钠泵)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三 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需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吸收较快,回肠较慢。 吸收机制 : 与葡萄糖相似,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五 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以易化扩撒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而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在回肠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与脂肪相似。大部分吸收后通过淋巴液进入血液。 大肠内消化与吸收 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分泌及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二、大肠的运动 1、袋状往返运动 2、分节推进运动 3、集团蠕动 三、排便反射 四、 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大肠液的分泌 大肠液:大肠液是由在肠粘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的少量黏稠的碱性液体。 主要成分:是黏液和碳酸氢盐。其pH为8.3-8.4 主要作用: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对物质的分解作用不大。 分解作用: 糖,脂肪(发酵) 单糖.乳酸.醋酸.沼气.氢气.胆碱 蛋白质(腐败) 肽.硫化氢.氨气.组织胺.吲哚 合成作用: 将肠内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 大肠细菌活动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