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5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docVIP

【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5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5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

课时提升作业 五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6·重庆调研)近代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该项规定对中国的实质影响是(  ) A.中国全境对英国开放 B.中国传统闭关体制走向瓦解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经济命脉被英国所控制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可知中国传统闭关体制走向瓦解,故B正确。 2.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 (  ) 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 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 【解析】选C。根据材料所提时间19世纪初,可推知为鸦片战争之前,A、B、D所涉及内容都和鸦片战争相关,故A、B、D错误;材料指出鸦片走私中英国人贿赂清政府相关人员使得鸦片大量流入中国,会对中国造成很大危害,故C正确。 【拓展延伸】中国的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在联系:反映了英国殖民者要求英国政府借中国禁烟运动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本质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广州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析】选A。此题关键是时间,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正是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之后,广州的贸易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故A正确;广州人民对洋货的抵制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小农经济的抵制不是广州贸易减少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当时还没有兴起,故D错误。 4.(2016·资阳模拟)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解析】选D。 “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体现了清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对主权的出卖,与对外政策灵活务实不符,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闭关的认识问题和西学东渐,故B、C错误;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国家主权,体现了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故D正确。 5.(2016·东北师大附中模拟)鸦片战争后,清廷和战不决,英人驱船攻向炮台,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英舰进攻岸台,带领着鸦片船尾随而至,一些民间小船协助贩运。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样的总结性文字来描述(  ) A.忠勇之军,撤溃已尽;利之所在,对敌如戏 B.忠勇之军,撤溃已尽;民气所在,虽败犹荣 C.将领愚昧,不足御敌;利之所在,对敌如戏 D.将领骄堕,不足御敌;民气所在,虽败犹荣 【解析】选A。材料中“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的信息说明清军将领中有誓死杀敌者,还有依靠战争获取利益者,A最符合史学家的描述,故答案选A。 6.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 A.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B.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解析】选B。问题问的是实际原因,拒绝李鸿章的这一决定是英国政府做出来的,与英王统而不治无关,故A错误;甲午战争后,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英日之间互相勾结,以扩大在华利益,这才是李鸿章遭拒的真正原因,故B正确。 【加固训练】 甲午战争时期有人向日方提出隶属广东水师的广丙号巡洋舰不属于北洋舰队希望日军能予归还。这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   A.关注北洋舰队的生死存亡 想尽快结束甲午中日战争 深爱民族国家并据理力争 缺乏民族国家的整体观念 7.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