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概念.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浅析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黄帝)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浅析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中医养生浅析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中医养生浅析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仅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藩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中医养生浅析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①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疲厥,奉生者少。 中医养生浅析 养生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须识阴阳 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中医养生浅析 阴:寒性的、向下的、静的、消极的 、有形的 阳:热性的、向上的、动的、积极地、无形的 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或不同事物对立面。 中医养生浅析 因为阴阳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无论疾病还是体质状态阴阳是总纲领。并且指导治疗。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中医养生浅析 中医对养生的认识: 1、天地之气合而为人:人应与自然相应。要养生即要顺应自然 季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时辰:昼动夜卧。23点之前入睡。 2、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百病不害。 中医养生浅析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中医养生浅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中医养生浅析 养生的目的 1、提高生活质量:建国前的30多岁,到现在的70多岁。长寿的同时更要享受舒适的生活。 2、延长生命周期:长生之念自古即有。 中医养生浅析 养生的方法 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 2、运动 3、情志 中医养生浅析 1、饮食 ①合理搭配: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②规律进餐:早中晚按时三餐; 早晚清淡易消化,中午适当丰盛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中医养生浅析 2、运动 以疏通气血为目的,避免过度。(活动)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①春夏养阳:宜动;补阳气(少吹冷气,固护阳气)。 ②秋冬养阴:宜静;滋阴液(避大汗出,以全阴液)。 中医养生浅析 3、情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态平和,少生气。生、老、病、死自然之道。正确对待自身,对待他人。“看破,想开,放下,自在”。 对自己: 对他人: 中医养生浅析 误区 1、乏力即为虚:现今饮食多肥甘厚味,加之运动减少,导致体内湿浊困阻,亦会出现身乏无力象。 2、有热即为“火”,有火即以清:实火虚火之分;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真寒假热。 3、男女老幼皆“肾虚”:实则多为脾胃功能降低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