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2)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化为群众的意志和行动。 (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需要正确的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受到客体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暴露过程的制约 受到主体素质和条件的制约 丁肇中 的“一问三不知” 丁肇中 的“一问三不知” 丁肇中访问山东大学时接受过媒体采访,记者问他:“物质和反物质最大的特点是两者相遇就会变成能量、变成光,瞬间又湮灭了,是这样吗?”丁肇中答曰:“我不知道。”记者又问:“很多人把反物质和暗宇宙想象成黑暗世界,很恐怖,认为它代表了邪恶,你怎么判断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丁肇中回答:“不知道。”记者再问:“爱因斯坦说他并没有什么资本,成年后才开始思考时间和空间问题,为什么偏偏是他创立了相对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丁肇中答道:“这个问题我更不知道了!” 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的认识运动是充满矛盾的无限发展 过程 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是无穷的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白居易 :四月桃花 《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天花”与“牛痘” 天花是一种传染性特强、极易致命的病毒性传染病。公元165年,一场瘟疫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15年之后,全国人口的1/3在这场瘟疫中丧生,许多幸存者不是瞎子就是麻子。 说到天花的消灭,离不开牛痘接种法的发明。世界公认牛痘接种法发明者是英国医生爱华德·琴纳。1749年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牧区牧师家庭的琴纳,从小喜爱医学,给当地一位老医生当助手。以后到伦敦学医,得到学士学位后回到故乡当乡医。当时天花流行,见到麻脸习以为常,以至于没有麻脸的女人都被视作漂亮女人。很奇怪,几乎差不多所有挤牛奶的女郎脸上都没有麻子,原因是易患牛痘的挤奶女郎不会再患天花,因此被称作“漂亮的挤奶女郎”。 早在琴纳学医的时候,有一位农妇被医生怀疑得了天花,而农妇却十分自信地说:“我已经患过牛痘,不会再患天花了。”琴纳就注意观察,果然这位农妇没有得天花。琴纳敏感地意识到,从这个现象里,可以找到预防天花的方法。于是,琴纳从1788年起连续进行了8年实验,得出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结果。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主体 客体 正确反映 歪曲反映 真理 谬误 麦哲伦与“地球说” 大地是球形,早在古代就有人猜测到这一情况。因为在海边条往远处驶近的船只,不是一下子出现在地平线上,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出现的。再如在空旷的地方,想看的远,就得爬上高山、大树等高处。这些事实都在证明着大地是圆的。可是,“地球说”遭到了宗教势力的反对,因为它同宗教观念相抵触。在“地球说”未被证实之前,拥护者和反对者之间长期进行着争论。直到1518-1522年航海家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地球说”才得到最后的证实。“地球说”成为实践所证实的客观真理了。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理的什么特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只有一个” 最高尚的行为 1937年,爱因斯坦已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了,可是,当他提出引力波是不可能存在的理论后,有人却认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而掩饰自己的错误。他经过反复验证,肯定了别人的正确见解。后来,在作关于引力波的报告时,他仍谈到这段曲折经历。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理的什么特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74) 河中石兽哪里寻? 清朝著名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山门倒塌,一对石头雕的野兽也滚到河里去了。过了十几年,准备重修山门,需要打捞。但到哪里去寻找呢?有三个意见(1)在沉没处的河底深处(2)在下游(3)在上游。    哪一种对,为什么?怎么才能检验哪种观点正确?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主观认识 客观效果 实践 真理 谬误 相符 不符 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