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凋亡的进展绪论.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摘要 细胞凋亡与细胞生长、分化、消亡以及和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已知一些细菌、病毒的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支原体作为人类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是否能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异常凋亡在支原体致病和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细胞凋亡(apoptosis)概念是Kerr在1972年提出的是指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的程序性死亡。 支原体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迄今已分离出160余种,其中肺炎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 细胞凋亡,细胞特有的形态变化 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胞浆浓缩, 核染色质密度增高, 凋亡小体形成, 细胞核染色质DNA被降解为180~200bp寡核苷酸片段,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典型的梯状条带 (曾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判定的金标准之一)。 这不仅有助于阐明常规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导致培养失败的原因,而且也有助于了解人类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本文对近年来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992年以来,细胞凋亡涉及到细菌感染领域。研究发现许多细菌感染能触发或抑制细胞凋亡。 Sokolova等研究发现支原体与淋巴细胞、上皮来源肿瘤细胞共同培养后,支原体借产生的过量核酸内切酶,导致宿主细胞DNA裂解,增殖停滞,同时对其他凋亡诱发因素Fas、TNF-α的敏感性也提高,最终导致细胞出现凋亡,丧失生命力。 1 、发酵支原体与细胞凋亡 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因能发酵葡萄糖而得名,可引起致死性、暴发性多器官感染,其也是引起呼吸道和关节疾病的重要潜在致病因素,近年来亦被认为是艾滋病(AIDS)的潜在协同因素。 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有人从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分离到支原体,其中主要是发酵支原体。进而有研究者将发酵支原体接种到小鼠体内可诱发类白血病样症状。 2000年,Robort EHall报道了一种来源于发酵支原体的膜表面蛋白P48,其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和U937增殖及诱导其分化和凋亡的功能,开启了支原体抗原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即支原体膜蛋白可能作为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免疫调节剂,成为治疗白血病的一种较有潜力的新型制剂,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线索。P48被证实是一种发酵支原体基因产物,能诱导HL-60细胞的分化。Robort E Hall等已从发酵支原体中分离出P48分子的基因,并在E.coli大肠杆菌体内表达出了重组P48融合蛋白(rP48-MBP),即麦芽糖融合蛋白结合蛋白。研究发现rP48-MBP可以诱导HL-60、U937(人单核细胞)和M1(白血病鼠的骨髓细胞)细胞分化,也能诱导U937和HL-60细胞凋亡。随后Takeshi Into等发现caspase-3蛋白酶抑制剂DEVD可以抑制这种凋亡。 1999年,Feng等报道支原体感染可抑制小鼠骨髓细胞32D凋亡,并诱导其恶性转化。2004年,Gerlic等报道了发酵支原体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介导的人类骨髓单核细胞U937的细胞凋亡,认为其机制是有活性的发酵支原体显著减少了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的转导和Caspase-8蛋白酶的激活。而Caspase-8蛋白酶是细胞凋亡的中枢效应器,其可能是参与IL-1β的成熟,启动细胞凋亡,它的活化在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以上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即支原体膜蛋白可能作为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免疫调节剂,成为治疗白血病的一种较有潜力的新型制剂,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线索,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猪鼻支原体与细胞凋亡 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Mh)是从猪体内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支原体,是正常的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小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PD4,对其相应的抗原进行纯化并测序后发现,N-端16个氨基酸序列与猪鼻支原体P37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同源,提示单抗PD4所对应的抗原来源于猪鼻支原体,亦即PD4为抗猪鼻支原体抗体。 1995年,日本学者Sasaki Hiroki等用PCR方法检测了23例胃癌标本,发现11例癌组织中存在有支原体感染,其中4例可检测到猪鼻支原体的序列。 2003年,北京大学实验室从新鲜胃癌组织中首次成功分离培养出了猪鼻支原体,证明猪鼻支原体确实与肿瘤形成有密切关系。随后国外研究指出猪鼻支原体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存在一定关系。 刘艳红等测定了猪鼻支原体抗原对白血病细胞NB4(人早幼粒性白血病细胞)HL-60(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