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体征   出生后一分钟内 0分   1分   2分   心跳次数/分   0    100   ≥100   呼吸   无   呼吸浅表,哭声弱   呼吸佳哭声响   肌张力   松驰   四肢屈曲   四肢活动好  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   无反应   有些动作   反应好   皮肤颜色   紫或白   躯干红,四肢紫   全身红   总分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ersistent pu1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 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 或 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在1969年该病被首次认识时,因考虑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于胎儿循环,故称为持续胎儿循环 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 ;但主要原因是生后肺动脉压的持续增高,故现多将其称为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即PPHN。对其临床治疗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死亡率及并发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PPHN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对不同病因及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PPHN,临床处理、治疗反应往往有差异。 展开 1?症状体征 PPHN常发生于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发育良好的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早产儿较少见。常有羊水被胎粪污染的病史。生后除短期内有窘迫外,常表现为正常;患者多于生后12h内出现全身青紫和呼吸增快等症状,但不伴呼吸暂停和三凹征,且呼吸窘迫与低氧血症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吸高浓度氧后多数患儿的青紫症状仍不能改善,临床上与发绀型先心病难以区别。 约半数患儿可在胸骨左缘听到收缩期杂音,系二、三尖瓣血液反流所致。但体循环血压正常。当有严重的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时,右上肢动脉血氧分压大于脐动脉或下肢动脉氧分压。当合并心功能不全时,可闻及奔马律并有血压下降、末梢灌注不良及休克等症状。心电图可见右室肥厚,电轴右偏或ST-T改变;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心影扩大,肺门充血及肺原发疾病表现;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并可发现存在经动脉导管或卵圆孔的右向左分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N ,也称为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 ,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33周。其基本特点为发育不成熟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的进行性肺泡不张、肺液转运障碍、肺毛细血管-肺泡间高通透性渗出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以机械通气和呼吸机治疗为主的呼吸治疗和危重监护技术,已经能够使90%以上的RDSN患儿存活。 1?症状体征 1.病史 1 早产:患儿几乎都是早产儿,尤其在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低于2000g的早产儿,足月儿仅约5%。 2 产母病史:常示贫血、产前子宫出血、剖宫产、臀位产和多胎儿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 2.呼吸困难表现 ?出生时有分娩异常,或出生时心跳、呼吸亦可完全正常。一般出生后立即开始或在6h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如呼吸频率加快,>60次/min,或呼吸浅弱,鼻翼扇动,呼气呻吟,锁骨上肋间和胸骨下吸气性凹陷 三凹征 ,青紫,这类症状进行性加重,胸腹呼吸动作不协调,呼吸由快转慢、不规则,并可发生呼吸暂停。 3.体温 ?体温不稳定,往往不升。 4.转归 ?如果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不能纠正,患儿可以并发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经急救后呼吸可好转,但过后又复发,常呈原发性发作,程度渐次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作间隔缩短。 死亡多发生在出生后48~72h,尤其多见于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经辅助或强制通气的患儿在3~5天后,随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多,症状会好转,表现为自限性恢复的特点,病程如能超过72h,则多数患儿能逐渐康复。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