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章 民间故事.ppt
第十章 民间故事 一、含义 1.含义(1)广义:口头创作中所有叙事散文作品的总称;(2)狭义:指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的有一定幻想色彩、现实性较强的民间散文作品,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2.特点(1)民间故事与神话一样,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口头文学体裁。民间故事具有口头性、虚构性的特点,它与神话、传说不同是,幻想程度不同,形象不同。 (2)民间故事在内容上是在人类社会早期产生和传承下来的故事,其内容多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古老故事继续会聚的同时,一方面产生大量表现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的故事,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取材于人类生活的故事,后一类故事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幻想和虚构对复杂的世间生活进行全景式的描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在艺术上 A.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泛指的,时间、地点也大多模糊含混; B.人物的设置与情节、结构具有城市化的特点; C.情节构思大多具有雷同性,形象形象塑造体现出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 D.从传承来看,有相对稳定的传承人(家族传承、社会传承、业缘传承)。 E.价值:儿童的良师益友、特殊的生活文化史录。 二、传说与故事的区别 同: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异:1.传说总与一定的客观实在物相关联,故事则无必要围绕客观实在物叙事,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但总不是中心,只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而安置;2.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存在的、有名有姓、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尽管有虚的成分,但与历史密切相关,而故事的主人公则不受历史的局限;3.从叙事风格上看,体现在对幻想的把握上,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而故事则不受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讲述过程中可任意的幻想虚构。 三、分类 民间故事按体裁分: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1.神奇故事(民间童话、幻想故事、魔法故事、奇迹故事、传奇故事、神怪故事等)含义:它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以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的民间故事。 特征:(1)幻想性;(2)神奇性;(3)夸张性;(4)拟人化;(5)象征性;内容:(1)反映人和自然界的斗争;(2)反映阶级关系及阶级斗争;(3)反映人们的道德观念。 2.生活故事(写实故事、世俗故事),是指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反映阶级社会里的社会现象、阶级关系、世态人情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民间故事。可分为:(1)斗争故事(奴仆戏老爷、长工斗地主、百姓打官司);(2)劳动故事;(3)家庭故事(教育子女、反映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讲述聪明媳妇和呆女婿) 3.爱情故事。 4.机智人物故事 四、艺术特色 1.篇幅短小,主题鲜明; 2.情节单纯,平中见奇; 3.轻松愉快,寓庄于谐。特点:1.故事主人公常是人民所熟悉的劳动者;2.讽刺、鞭挞对象常是剥削者、压迫者;3.对人民的缺点是善意、幽默地讽刺;4.篇幅短小,主题鲜明;5.情节单纯,意义深刻。 五、民间寓言 1.含义: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用虚构的情节(通过某种事物形象描述)来说明某种含有教训意味的小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塞翁失马,井底之蛙” 2.内容:(1)反映劳动人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结生产经验;(2)揭露邪恶势力的本质,教育人们提高警惕,谨防上当;(3)讽喻某些不良思想和行为,劝谕人们加强品德修养。(4)反映劳动人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3.特点:(1)简单的故事性;(2)明显的比喻性;(3)深刻的哲理性;(4)鲜明的讽劝性。(5)内容和主题上具有明显的教训意义;(6)形式上短小精悍。 六、民间笑话(民间趣事、滑稽故事、喜剧性散文故事) 1.含义 是劳动人民集本创作、口头流传的引人发笑的短小故事。 2.分类:(1)来源:民间笑话、文人笑话、优伶笑话;(2)社会作用:嘲讽、幽默、诙谐;(3)人物:单相、双相;(4)内容性质:政治、斗争、生活;(5)表现对象:儿童、名人;(6)地域:中国、外国;(7)产生时代:古代、现代;(8)人物、事件是否真实:实录性、假托性。 3.特征:(1)喜剧的风格;(2)精妙的情节;(3)短小的形式。 4.艺术手法:(1)夸张法——把某些人、事、物的特点故意夸大或缩小而产生笑料;(2)谐音法——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有意无意地当成另一种事物而产生笑料;(3)婉言法——不直截了当而是转弯抹角地表达要讲的意思,从而产生笑料;(4)圈套法——又名巧计法,即设下圈套,诱使对方上当,产生笑料;(5)比喻法——用打比方的方法产生笑料;(6)诡辩法——故意用似是而非的推论进行诡辩,产生笑料。 5.笑话与寓言: 笑话重在娱乐取笑,寓言重在劝训,点明寓意所在。 七、民间逸闻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调查报告-中特.doc
- 社区护理学网络考试及答案.docx
- 离婚后夫妻单方向他人出具了欠条.doc
- 第0章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ppt
- 第11周测孝顺和生命态度的作文.ppt
- 第11章小学教师的自我提高能力.doc
- 第18讲交通流理论.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