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汕纸影——一门民间艺术尴尬生存.doc
潮汕纸影——一门民间艺术的尴尬生存
◆ 幕后①——戏台
这个高1.5米、面积十来平方米的竹棚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戏班艺人生活的空间,演出、吃饭、睡觉都在这个竹棚里。
台前拉起一块布幔,支起一个“大声公”,打上一盏“聚光灯”,一个舞台就搭了起来。竹棚四周用“三色布”围起来,棚顶用沥青布遮住,台面再铺上两张大草席。竹棚里堆放着各式的道具:两个装有木偶的大铁皮箱、录音机、录音带、工具……此外,还有电饭煲、碗筷、水壶、桶等生活用品。每到一处,他们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能搭建起一个竹棚,演出结束,十来分钟就可以拆掉。如此“便携式”的家当,是戏班鲜明的行业特色。
舞台的简陋或多或少折射出纸影艺人生存空间的狭窄。
◆ 幕后②——演出
纸影戏班总共3个人,平均年龄54岁。年龄最长的是许汉泉老人,今年65岁,年龄最小的是他的儿子许炯锋,今年38岁,许炯锋从7、8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四处演出,后来爷爷过世,便跟着父亲东奔西走。
一台戏只需三个人就能完成,每人可同时控制两个角色,三人轮流表演。一天演出十几个小时,工钱六七十元。累了困了,泡工夫茶成了他们提神、解闷最好的选择。
许汉泉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是戏班最忙碌的时候,不过算起来,一年总共也就演出七八十场。
表演时,一根铁枝固定木偶背部,另两根铁枝支撑活动的两臂。纸影艺人,盘膝坐在幕后操纵木偶,或是水袖一挥、或是耍刀枪、翻跟斗……
◆ 幕后③——困境
幕后忙碌,台前冷清。
早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听戏的人寥寥无几,有时一两个观众,有时甚至一个观众都没有,来的多是路过的村民,听一会、看一会也就走了。
许汉泉老人说,90年代的时候,是纸影戏最盛行的时候,四乡六里,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因此当时要请到戏班表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看戏的人特别多,热闹极了,从早到晚演出,有时要到凌晨一两点才结束。而表演者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
而如今,时代不同了。“抽纸影”是一个面临淘汰的行当。表演什么戏目,自然也不会有人要求。戏班则尽量挑故事人物少的、自己熟练的来演出,像《四状元》、《三进士》、《四郎探母》之类的戏。“没人看,别弄累自己。”许汉泉说。
更多资讯,可浏览:/
潮州城市通:/
潮州城市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