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获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多媒体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系 刘明彬 2013年1月 工业设计系列教材 第1章 人机工程学概述 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 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 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1.1.1 学科的命名 1. 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2.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3. 工效学 Ergonomics=ergon(工作、劳动)+nomos(规律、规则) 1.1.2 学科的定义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性等问题的学科。 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次大战) 特点:机械设计的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次大战~50年代末) 由于设计不当和缺乏训练,导致了较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使人们意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工程技术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 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60年代以来) 现代人机工程学有三个特点: 1)着眼于机械设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超越人的能力极限,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机器。 2)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设定的广泛实验性研究,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综合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学科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具有多样性、应用性和灵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如本书2、3、4章的内容。 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合适的环境及信息传递装置,使人可以舒适高效的工作。如本书5、6、7、8章的内容。 3)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主要研究从长远利益出发,如何设计环境及进行安全保护以保证人在长期工作下健康不受影响,事故危险性最小。如本书9、10章的内容。 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人机系统工作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即在整体上使“机”与人体相适应,解决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和机器之间信息交流的问题可,使二者取长补短,各尽所长。 5) 人机工程学发展动向的研究。 1.3.2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可借助摄影或录象 2. 实测法 借助仪器进行实际测量,见图1-1 3.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作业现场进行多次反复观 测,见图1-2 4. 模拟和模型试验法,见图1-3 模拟:假人模型冲击/虚拟技术 模型:输入—系统—输出 5.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见图1-4 6. 分析法 HoneyWell亨利威尔 7. 调查研究法: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抽样/询问/问卷)注重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靠性(一致性):重复实验时,结果应一致. 有效性:测试结果能真实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1.4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其应用领域 1.4.1 学科的体系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主要是“人体科学”、“技术科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有机融合,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