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A.docVIP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A.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年级语文册第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 得分看拼音写词语。(分)、比一比,组成词。(5分)()()()()?()()()()()?()(分)分 C.?不识庐山真面目, 。 D.?谁知盘中餐, 。 E. ,润物细无声。?? F. ,老大徒伤悲。G. ,柳暗花明又一村。H.欲穷千里目, 。 1.当我们浪费粮食里,老爷爷经常会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2.小明每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们劝他( )。 3.无论什么情况下,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开导和教育我们,这正像杜甫笔下的诗句一样:( )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自然地吟诵起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 ) 5.期末评语中,老师会祝你( )。 6.每次在外地,过节、过年时,我们总会想到( )。 7.当我们认为做事没办法进行下去时,突然有了希望,我们就会想到( )。 8.有时我们自己不知道,旁观者却很清楚,我们只有感叹:( )。 (二)、填上动植物名、地名、颜色词。 1..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2.枯( )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 3.( )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4.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 )。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7.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8.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9.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 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2.晏殊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 。 A似曾相识燕归来 ?B似曾相识鸟归来? C似曾相识雁归来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诗句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的是 A 李广 B项羽 C曹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6.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红” 指的是 。 A红色 B花 C树叶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的《出塞》 C.杜牧的《江南春》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出自 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 的《春夜喜雨》。 A.白居易 B.辛弃疾 C.杜甫 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 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 四 、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 海内存知己 凌寒独自开 王 勃 夕阳无限好 天涯若比邻 王安石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墙角数枝梅 春风花草香 杜 甫 六、默写《诗经·采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2分) 诗经·采薇: 西江月夜·夜行黄沙道中 七、阅读儿童诗,回答问题。(18分) ?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