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导电高分子材料12传统的高分子是以共价键相连的一些大分子,组成大分子的各个化学键是很稳定的,形成化学键的电子不能移动,分子中无很活泼的孤对电子或很活泼的成键电子,为电中性,所以高分子一直视为绝缘材料。为什么高分子材料一般是绝缘的?3.1导电高分子材料概述3.2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3.3电子导电型聚合物3.4离子导电型高分子材料3.5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简介研究内容3永久导电吸塑片材4吸塑导电海绵PU导电海绵主要用于电子原器件仪器仪表的包装。本品表面电阻达到102-105Ω,本产品是无炭黑型是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制成,耐水性好5一、导电的基本概念物质按电学性能分类可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四类。高分子材料通常属于绝缘体的范畴。但1977年美国科学家黑格(A.J.Heeger)、麦克迪尔米德(A.G.MacDiarmid)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H.Shirakawa)发现掺杂聚乙炔具有金属导电特性以来,有机高分子不能作为导电材料的概念被彻底改变。6艾伦·黑格(1936— ),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因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而成为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三名得主之一。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1927— ),美国化学家。1927年生于新西兰,1953年取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取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至今在美国宾夕发尼亚大学担任教授,白川英树(1936— ),日本著名化学家因开发成功了导电性高分子材料而成为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三名得主之一78高分子材料有可能导电吗?1974年日本筑波大学H.Shirakawa在合成聚乙炔的实验中,偶然地投入过量1000倍的催化剂,合成出令人兴奋的有铜色的顺式聚乙炔薄膜与银白色光泽的反式聚乙炔。有机高分子不能作为导电材料的概念被彻底改变。σ102S/m为导体σ10-8~102S/m半导体σ10-8S/m绝缘体910属于分子导电物质(金属导电体:金属晶体导电物质)通过掺杂,电导率变化范围宽广(10-9~105S/cm)颗粒或纤维结构的微观形貌。颗粒或纤维本身具有金属特性,而它被绝缘的空气所隔绝,成为“导电孤岛”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较高的室温电导率、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掺杂时伴随颜色变化、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等。缺点:空气中稳定性差;加工性能、机械强度比普通聚合物差。导电高分子的特点二、聚合物的导电类型材料的导电性是由于物质内部存在的带电粒子的移动引起的。这些带电粒子可以是正、负离子,也可以是电子或空穴,统称为载流子。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运动,就形成电流。可见,材料导电性的好坏,与物质所含的载流子数目及其运动速度有关。11导电材料金属、合金导电高分子复合型本征型自由电子正负离子载流子按照材料的结构与组成二、聚合物的导电类型12氧化还原电子转移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是在不具备导电性的高分子材料中掺混入大量导电物质,如炭黑、金属粉、箔等,通过分散复合、层积复合、表面复合等方法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以分散复合最为常用。结构型(或称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是指本身具有“固有”的导电性,由聚合物结构提供导电载流子(电子、离子或空穴)。二、聚合物的导电类型13(1)载流子为自由电子的电子导电聚合物(2)载流子为能在聚合物分子间迁移的正、负离子的离子导电聚合物(3)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电子转移机理的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结构型导电聚合物如按其结构牲和导电机理可以分为三大类:14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质:电压与电流关系(成正比例关系)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具有线性共轭结构的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在一定范围内符合这个规律。温度与电导之间的关系负温度系数(negativetemperaturecofficientNTC)导电材料指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半导电材料正温度系数(positivetemperaturecofficientPTC)导电材料指金属、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15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质:电压与材料颜色之间的关系电致变色:当施加电压后,材料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因而造成材料对光吸收波长的变化,表现为材料本身颜色发生变化。电压与材料辐射性质之间的关系电致发光:当对材料施加一定电压,材料本身会发出红外、可见或紫外光的特性导电性质与材料掺杂状态的关系具有线性共轭结构的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在本征态(即中性态)时基本处在绝缘态,是不导电的;但是当采用氧化试剂或还原试剂进行化学掺杂,或者采用电化学或光化学掺杂后,通常其电导率能够增加5~10个数量级,进入导体范围。1617研究导电聚合物的意义理论意义导电聚乙炔的发现从结构上在高分子与金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高分子外加型导电高分子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分子导电理论、固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1-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601数学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ppt VIP
- 2025年综合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衬橡胶设备数据监测报告.docx
- (NEW)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85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 中央民族大学非事业编制合同制职工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2021.docx VIP
- 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doc VIP
- 2025中央民族大学非事业编制合同制职工招聘10人(第四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校级台账目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台账目录(中小学通用稿-2024.03.30-修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