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里剂 二、适应证及治法 第一节 温中祛寒 二、现代药理研究 温中祛寒方能促进和加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间接地补充热量,人体机能不足的状况,可适应于人体功能减弱,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减弱,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能量代谢降低,热量不足的病证。 理中丸 《伤寒论》 -中焦虚寒的基础方。 理中丸--治法与方解 加减变化及附方: (3)阳虚寒凝,气机阻滞:脘腹胀满 +枳实、茯苓(枳实理中汤) (4)出血 : 吐血、便血 +黄芪、当归、阿胶、艾叶 (胶艾理中汤) 月经延长、漏下 +艾叶、益母草(固本止崩汤) (5)唾涎沫:+益智仁、山药 (6)兼风寒表证: +桂枝(桂枝人参汤) 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中焦或阴虚者禁用。 趣味记忆法: 草人赶猪(甘草 人参 干姜 白术) 小建中汤 《伤寒论》 ——滋养强壮剂 ——“甘温除热法”之代表方 甘温除热法:以甘温滋补治“内伤发热” 之法(人参、黄芪、炙甘草、饴糖、当归……)。 主治: 1、虚劳里急腹痛(慢性虚寒性腹痛),伴见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 病机:中焦虚寒+肝脾不和 2、虚劳发热等虚劳诸证。伴见咽干口燥,手足烦热,腹痛喜温喜按,面色无华 。 小建中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组成: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方解: 君 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臣 芍药——1、养阴柔肝; 2、+饴糖,酸甘化阴。 桂枝——1、温助中阳; 2、+饴糖,辛甘化阳。 佐使 甘草(炙)-甘温益气 生姜、 大枣-健脾益胃,调和营卫 配伍特点: 以温养补虚、缓急止痛为主,寓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之意,气血并补,阴阳并调。 注意: 重用饴糖(100g),芍药(30g)、桂枝、炙草亦不得少于15g。 随证加减: 1、 寒甚加干姜 2、气滞加木香 3、便溏加白术 4、虚甚加人参、黄芪、当归。 使用注意: 1.呕吐及中满者不宜使用。 2.阴虚内热之胃脘疼痛者忌用。 附: 1、黄芪建中汤(小建中+黄芪) ——侧重于甘温益气 ——阴阳气血俱虚 2、当归建中汤(小建中+当归四两) —— 偏于和血止痛 ——主产后虚羸腹痛。 3、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补虚散寒力峻,兼降逆止呕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 趣味记忆法: 姜姨要草枣汁(生姜 饴糖 芍药 甘草 大枣 桂枝) 吴 茱 萸 汤 《伤寒论》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 吴茱萸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辨证要点: 巅顶头痛,夜半转剧,天明渐减,痛时欲吐,四肢欠温,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迟。 食后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吴茱萸汤--治法与方义分析 随证加减: 1、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 2、痛剧者加川芎。 3、虚寒重者加干姜、小茴香。 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 趣味记忆法: 人早江无鱼(人参 大枣 生姜 吴茱萸) 黎崇裕医案 陈某,女,29岁 2015-3-3 就诊 今天上吐下泻,吐出胃容物,腹泻两次,大便偏软,偏头痛数年,经期加重。舌淡苔白,脉浮紧略细。 上吐下泻(少阴病) 吴茱萸汤 吴茱萸6红参片10红枣30生姜10片 3剂 第二节 回阳救逆 阳衰 现代药理研究 回阳救逆剂能增强心脏功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改善循环功能,可适用于循环衰竭的四肢冰冷、恶寒等象。 四 逆 汤 《伤寒论》 -回阳救逆的基础方。 四逆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