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首诗描写诗人处境的寂寞。诗句只写物象,不着议论,不抒情感,不露“寂寞”与“悲凉”的字样,而寂寞与悲凉自在物象中见出。一个才高一世,在文坛、政坛都能大显身手的苏轼,落到这种境地,就其自身来说,是不幸,就国家来说,又是十分不公平。但诗人却不自嗟叹,而用自我欣赏、自我回味的心境来对待它。他的旷达胸怀盖着内心的不平,但这种旷达只会把不平保持得更深微、更长久。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能用恬淡的笔触,不露痕迹地来反映悲凉情境,蕴蓄着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高情远韵,余味悠然。 第三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妄自鄙薄。 一.宋代时代特征 1.阴霾的天空 唐代的大一统618年-907年(289年)之后,经历了“五代十国”近百年乱世的,中原地区沸沸扬扬,终于来到宋代的安宁。 宋朝960年-1127年(北宋167年,定都东京汴梁,今天开封)1127年-1279年(南宋152年,先是定都应天府南京,今天的商丘,后迁都临安,偏安一隅,即今天的杭州),整个宋朝时充满悲剧、耻辱,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这两位父子皇帝遭受到肉体和人格的奇耻大辱,徽宗 冻死后,被押送他们的人烧个半焦,再用木棍敲打,最后扔到一个大水坑里,这样坑里的水便融化成人油用来点灯······ 如果说,夏商秦汉和大唐,几个时代天空经常是太阳当空,辉煌灿烂,二整个宋代从来没有像初日一样普照过整个中国大地。在中国历代统一的王朝中,对外关系的软弱,无过于宋! 2.政权体制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从唐代的藩镇割据的弊端中,总结出必须要削弱地方政权,集中中央控制力,强化内部统治系统的严密性,这样一来统治强有力,稳定天下的目的达到了,但地方权力的稀释,直接造成边疆的防御薄弱,最终造成了不堪金国的骚扰,最后灭国。 二.宋代文人的气质 1.文人对政权的依赖性 宋代的门阀势力几乎完全消失,文人基本都是出身寒微,欧阳修、苏师傅子、黄庭坚等等,都是出身普通家庭。宋代很少有一个家族有几十个进士,形成强大的士大夫门阀,与朝廷叫板,这些分散的士大夫都是通过平等的科举考试达到自己的地位,而且进士及第后还要经过有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选,这些最优秀的核心人才都是皇帝的门生。所有的核心官僚都是皇帝的亲信。 这些文人在心理上对国家政权(皇帝)有很强的依赖性,宋代文人的自我性很弱,都是在心理上是这个庞大的政权体制的一份子。 2.束缚的文人思想 宋代统治者对文人设防很严,科举的规模扩大(是唐代的十倍),官职的增多是笼络文人的一种形式,不是真正的让他们治理国家,是防止他们拥军自立,挑战皇权而已:宋太祖赵匡胤偶尔撞见宰相赵普收到十瓶瓜子金的贿赂,赵普吓得魂飞破胆,赶紧惶恐谢罪,但没想到宋太祖若无其事,并让他放心收下,并扔下一句话就走: “彼谓国家事皆有汝!” 意即,你还真以为我会让你们这些书生管理国家呀! 宋代文人的思想束缚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他们自觉的努力,宋代是一个君权高度强化的专制社会,文人出路狭窄,又必须依赖政权,这就造成儒学所要求的那些伦理纲常进一步往内转,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自觉,于是宋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政权,用内在的伦理道德规范来控制文人、管理国家达到成熟的时期。 比如二程、朱熹等人花巨大精力修撰、注疏儒家经典,固定下来后,成为后世几百年的文人的圣经。 于是文人们自觉收敛了放荡狂傲、恣肆任情,变得老练深沉、正经规矩,至多也不过像苏轼那样,饱尝心灵的摧残,只借几分滑稽、几分旷达,金印老庄,来逃脱来自社会的压抑。宋代文人没了唐代文人的豪气干云、天真直率、舒卷自如。他们的情感含蓄复杂,幽微曲折,像氤氲迷蒙的闷骚,往往在一片迷蒙之中寻找一点亮色,或是在昏暗的傍晚抒发一点缥缈的幽情: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北宋·惠崇 题意是惠崇和寇准(丞相)游戏作诗,惠崇抽得“鹭题明韵”,即以鹭为题,以明为韵,作诗一首,描绘一片烟霭之中呈现一只白鹭的亮色,给人以闲适旷逸和薄薄的惆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北宋·林逋 其中疏影一联,写出梅花神清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5)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综合训练试题全册.docx
- 《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PDCA提高首台手术按时开台率.ppt VIP
- 论持久战读后感2500字.docx VIP
- 北京开放大学小组工作2.3 作业主题:个人资源分析.docx VIP
- 社区应急安全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高一9《绿房间》译文.docx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pdf VIP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试卷10套.docx VIP
- 2025上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一全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