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导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论 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的一门心理科学。由于其以信息加工为主要特征,故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 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 神经生理学方法 认知神经科学概念 四、课本P10 表1-1 第二章 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理解过程,是一种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 二、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 三、知觉的理论 (一)直接理论(刺激物学说):代表人物:Gibson 基本观点:知觉是从刺激模式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而形成的。当环境信息作用于感觉时,既不需要以前的知识经验,也不需要从物体与人眼的关系中,进行无意识推理,而是直接产生知觉经验。知觉是刺激模式的函数,只要现实提供了一定的刺激模式,相应的知觉就会产生。 (二)知觉的认知理论:假设考验说: 代表人物:Bruner 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 建构性知觉理论 刺激物学说和假设考验说的争论在于:是否需要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物信息进行组织,才能产生知觉意义。 模式识别理论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就是确认模式是什么,并把它同其它模式区分开来,或说把输入模式的信息同长时记忆中有关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模式识别过程的两种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人脑直接接受由感觉输入的信息,经过编码,产生各种内部表征。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人脑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组织和调节外部输入的信息。人的模式识别就是两种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模板说:理论假设:模式识别是将一个刺激模式提供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存储的该模式的模板相匹配的过程。当刺激模式与模板完全匹配或重叠时,该刺激模式就被识别了。 什么是模板? 模板(template)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 原型说 :理论假设: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模板,而是原型。原型与刺激模式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模式识别就是要确定一个物体是否同原型相匹配,如果匹配了,这个物体就被识别出来了 。 原型(prototype)是指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关键特征的表征,即一组物体基本成分的一种抽象的形式。 原型也可以是这类刺激在头脑中的最优代表。 特征说 理论假设 模式可以分为各种特征,各种刺激在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 人的识别系统在接受一个输入刺激的信息后,首先对它的特征进行分析,找出输入刺激具有哪些特征,然后将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把它们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长时记忆中的某种特征表征与刺激特征获得最佳的匹配,这个刺激就被识别了。 结构优先效应 上下文或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利作用,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这种现象叫字词优势效应 客体优势效应:指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的现象。 构型优势效应:指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部分。 注意 注意的特性: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理论:(一)选择性注意:1、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输入时,只选择其中的一种信息进行加工,而对其它的信息不进行加工。 过滤器模型: 模型说明:a.同时呈现的两个刺激或讯息同时(平行加工)进入一个感觉缓冲器(sensory buffer)。 b.根据其物理特征,其中一个输入随之被允许通过一个过滤器(filter),而另一个输入则保留在缓冲器中等待后来的加工。 c.过滤器为防止信息超载,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遵循“全或无”的工作原则。 衰减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 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因素: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个体的知识经验 两种作业的相似性 (二)分配性注意的理论模型:1.瓶颈理论 2.中枢能量理论:(1)针对大量的注意分配现象,卡尼曼提出了中枢能量理论,也称作单一资源理论和资源限制理论。(2)能量分配模型对双作业操作的解释 :由于中枢容量是严格有限的资源,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两项同时性作业的完成情况,依赖于每项作业使用了多少资源,如果两项作业对资源的要求没有超出中枢所拥有的总容量,人就能顺利地同时进行这两项活动。相反,如果两项作业对资源的要求超出了中枢的容量,那么,两者就必须相互干扰,其干扰程度取决于有效资源的分配方式,而与作业的相似性无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