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学技术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掌握教育的概念; 二、比较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异同; 三、掌握教育学研究对象,理解教育学学科特征; 四、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内容要点: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一)“教育”的历史理解 1.中国古代社会对教育的理解 2.西方古代社会对教育的理解 中国古代社会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是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发挥学习者自身所具有的能力的活动。 孟子的性善——尊德性——教育就是养其生来就有的善性。 荀子的性恶——道问学——教育就是化性起伪。 西方古代社会对教育的理解 ①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相关,教仆是对负责陪送奴隶主子女上学的奴隶的专门称呼。 ②education——拉丁文educare(n), ёduc?re(v): “ё”-“出”,ducare-引导;全意就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引出人的潜能,并转变为现实能力。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二)教育的本质 1、教育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 2、字的起源与中外教育家的解释;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 最早将“教”和“育”用在一起的是孟子。 孟子说:“君子有 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o,惭愧)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尽心上》) 二、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二)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 2.近代教育 3.现代教育 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2)古希腊罗马教育 (3)欧洲中世纪教育 古 代 教 育 包括古代中国教育和古希腊罗马教育两个阶段。 古代中国教育: 以清代为例,非常呆板、繁琐的选士制度 阶段: (1)县试:生员入学考试,取得秀才资格 (2)乡试:省里举行,三年一次,取得举人资格 (3)会试(殿试):皇帝亲自出题、主持,三年一次,取得进士(贡士)资格会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探花、榜眼。 古希腊教育 以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为代表: 斯巴达教育 是注重军事体育训练,目的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体格强壮的武士。 古代雅典教育 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七艺,设立了教区学校,其次是骑士教育。 欧洲中世纪教育 5世纪末至14世纪 主要由教会控制。教会学校成为主要的教育场所,教育内容就是进行宗教教育。教会学校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极端虔诚和对僧侣的绝对服从。 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等级性 2、工具性 3、专制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近代教育 (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学校崛起 ( 2 )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发展 ( 3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 4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现代教育 ( 1 )教育的终身化 ( 2 )教育的全民化 ( 3 )教育的民主化 ( 4 )教育的多元化 (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或称“教育现象说” 教育问题,或称“教育问题说” 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 (二)教育学的学科特征 理论性特征 实践性特征 艺术性特征 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定义 教育学与教育学科 1.教育学:研究教育事实与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科:指教育学及相关教育类学科门类而言。 教育学学科性质 基础理论学科,结合实践但不等于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期 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 在这一阶段,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研究的问题还不完整。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萌芽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教育学的成形期 这个阶段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始于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