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黄生借书说》ppt课件(45页).ppt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①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再以“授以书而告之曰”统领下边两段内容。这里的“授以书”应是“以书授(之)”,把状语后置了。 ②学生自读第2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线词的意思: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 无论:不要说。 非独书为然:这样。 强假:勉强借的。 若业:如果已经。 为吾所有:被。 俟异日:等到。 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 这段提出论点,再用藏书者不读书的实例加以证明。 本ppt来自:千教网() 第一段有关讨论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 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本ppt来自:千教网() 读第3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家贫难致:得到。 所览辄省记:览,阅读。 辄,就。 省(xǐng)明了,明白。 俸去书来:薪俸。 可惜:值得珍惜。(今义:表示惋惜) 这段文写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 本ppt来自:千教网() 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 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是第一部分的第2层。 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 本ppt来自:千教网()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 明确: 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本ppt来自:千教网() 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 读第4、5段,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惟予之公书:只是。 若不相类: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 然则:这样看来,那么…… 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这两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ppt来自:千教网() 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 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第5段的作用是什么? 本ppt来自:千教网() 文章主旨 《黄生借书说》这篇文章,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求学。 本ppt来自:千教网() 提出论点 论证论点(事实论据) 反面 正面 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提出希望: 七略、四库 汗牛塞屋 祖父积、子孙弃 幼年:借书吃闭门羹 做官:书落落大满 板书设计 珍惜所有、勤奋读书 本ppt来自:千教网() 提出论点 论证论点(事实论据) 反面 正面 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提出希望: 七略、四库 汗牛塞屋 祖父积、子孙弃 幼年:借书吃闭门羹 做官:书落落大满 板书设计 珍惜所有、勤奋读书 本ppt来自:千教网() 读书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 本ppt来自:千教网() 读书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前苏联】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英国】莎士比亚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ppt来自:千教网() 1.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的对比; 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的对比; 3.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的对比; 4.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5.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的对比; 6.“余”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7.“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8.“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 明确作用: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直接论证中心论点的三个方面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课件_千年梦圆在今朝.ppt
-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ppt课件(50页)-(高二语文).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第1课时)ppt课件.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ppt课件(65页).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五:第3课《边城》ppt课件.ppt
-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吆喝》ppt课件.ppt
-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1.3《年、月、日》ppt课件.ppt
-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课件.ppt
-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ppt课件.ppt
- (冀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五柳先生传》ppt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