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措施 4.预感性悲哀:与疾病复发、担心治疗效果差有关 1)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感受。 2)向患者说明长期的负面情绪反而会加重疾病,不利于治疗与护理。 3)向患者介绍治愈的典型病例。 4)根据体力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提高生存信心。 5)嘱家属多关心、陪伴与安慰病人。 护理教学查房--急性白血病 血液内科一 夏和芳 2015-9-14 查房内容 病史回顾 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及措施 新进展 4 1 2 3 病史回顾 患者:张逸军 性别:男 年龄:36岁 入院日期:2015-08-18 诊断: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感染性发热 主诉: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5年余,发热5天 现病史:患者15年前本院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经“维A酸、三氧化二砷(具体疗程及周期不详)”治疗3年后完全缓解,后定期复查血常规,一般情况可。8月13日患者在家中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7.5℃,无畏寒寒战,无咽痛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0.7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3×109/L,血红蛋白:15.3g/dl,血小板:108×109/L,超敏C反应蛋白:17.3mg/L”,并与完善骨穿检查,先后予“头孢克洛片、头孢米诺针抗感染治疗,吉粒芬针升白细胞,地塞米松针抗炎等治疗”,期间患者体温反复,波动于37.5℃-38.3℃之间,伴全身酸痛乏力,腰背部尤甚,17日复查血象“血常规”白细胞数:1.82×109/L,中性粒绝对值:1×109/L,血红蛋白:13g/dl,血小板数:46×109/L,超敏C反应蛋白:101.9mg/L,18日骨穿口头报告提示“M3复发”,为进一步治疗拟“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收住入院。 病史回顾 既往史: 高血压史:无 糖尿病史:无 药物过敏史:无 化学药品接触史:无 病史回顾 入院查体:T 37.6℃ P 100次/分 R 20次/分 BP 118/75mmHg 神志清,无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上肢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病史回顾 入院后血常规 日期 WBC *109 HG g/dl PLT *109 8.19 0.79 12.7 17 8.20 1.07 10.7 42 8.22 1.94 10 46 8.26 2.82 9.5 95 8.28 3.39 10 175 8.31 2.95 9.9 280 9.3 5.31 8.8 338 9.6 5.01 9.4 408 病史回顾 胸部CT:1.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左肺下叶基底段少许炎 症伴局部胸膜增厚粘连。 2.左肺下叶上段胸膜下小结节,炎性肉芽肿考虑。 3.肝右叶钙化灶。 诊疗计划 1.完善三大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套等 2.治疗上予维A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化疗,同时予抗感染、止血、护肝等治疗。 3.必要时予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等治疗,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改善凝血功能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8月19日血小板低,为预防出血,输注单采血小板10u。 相关知识 定义 分类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常用治疗方法 相关知识——定义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白血病细胞增值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留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相关知识——分类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L1 L2 L3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相关知识——分类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相关知识——病因 1.病毒因素:成人T淋巴细胞病毒 2.放射因素:X-射线、λ-射线、电离辐射 3.化学因素: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等。 4.遗传因素:染色体遗传、家族性、先天性疾病 5.其他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经治疗最终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相关知识——临床表现 一、发热 发热为半数患者早期常见症状,可高热,也可低热,较高发热常说明有继发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