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短文两篇》导学案(学生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短文两篇》导学案(学生案)

22《短文两篇》导学案(学生案) 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姓名: 课题名称 《短文两篇》 科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上) 主备教师 八年级语文组 审核 教导处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学习重、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习时间 2学时 导 学 过 程 学 生 纠错补漏 第一学时 资料链接 1、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3、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2):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自主学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案牍 ( ) 苔痕( ) 2.重点词语释义。 名: 斯: 德馨: 上: 鸿儒: 白丁: 丝竹: 案牍: 劳形: 3、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4、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合作探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 1、作者用哪些句子描写陋室的? 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为文中结尾,其用意是什么?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情操? 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 第二学时 自主学习 1、背诵《陋室铭》。 2、给加点字注音。 颐( )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亵( )玩 噫( ) 3、重点词语释义。 蕃: 濯: 清涟: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