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新进展
成都中医药大学感染科 肿瘤分院
扈晓宇
内容
一、疾病背景介绍
二、目前的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概况
三、当前肿瘤标志物的新进展
四、诊断中几个关键中医体征
一、疾病背景介绍
新发病例:发展中国家占83.7%
死亡病例:发展中国家占83.4%
发展中国家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Ahmedin Jemal,DVM,PhD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e.CA CANCER J CLIN.2011;61:69-90
中国是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2008年的全球癌症统计资料显示东亚男女患者的肝癌发病率均居全球首位。
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蒙古
Ahmedin Jemal, DVM, PhD1,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61:69–90
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常见因素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饮用水污染
酒精
黄曲霉素
寄生虫
口服避孕药等
协同因素
糖尿病和肥胖
Davila JA. Am J Gastroenterol. 2010 Mar;105(3):632-4.
1. Josep M Llovet,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ancet 2003; 362: 1907–17
Risk factors for HCC worldwide, by geographical area, 2000
In Asia and Africa,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s common. 1 In China, Patients with HCC have the high rat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etween 60.0% and 94.4%. 2
In the West and Japan,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s the main risk factor.1
2. 肖开银.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4期第7卷 综述
中国主要癌症的死亡情况
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早期手术效果较好
汤钊猷:963例小肝癌早期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65.1%;
主要入组条件
晚期HCC患者
Child Pugh A status
ECOG PS: 0,1,2
分层
大血管(门脉)侵润和/或肝外转移
ECOG评分
地域
索拉非尼400 mg bid
安慰剂
SHARP研究
中位TTP
中位OS
5.5月
10.7月
2.8月
7.9月
P=0.000007
p=0.00058
随机化(1:1)
N=602
晚期预后极差,应重视早期诊断
Llovet JM, Ricci S, Mazzaferro V, Hilgard P, Gane E, Blanc JF, et al.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8 Jul 24;359(4):378-90.
我国早期肝癌的诊断率逐步提高
60年代 0%
70年代末 17.8%
80年代末 24.1%
2000年初 有人估计约30%
二、目前的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前的诊断技术和应用
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肝癌的诊断标准
肝癌致病因素
肝炎病毒感染
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
长期酗酒
农村饮水蓝绿藻类毒素污染等
其他肝脏代谢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隐原性肝病或隐原性肝硬化
筛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
肝脏超声检查(US)
肝癌早期诊断对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高危人群一般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高危人群指≥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
AFP持续升高是发生HCC的危险因素
有些欧美学者认为AFP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不高,2010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已不再将AFP作为筛查指标
我国的HCC大多与HBV感染相关,与西方国家HCC致病因素不同。结合国内随机研究(RCT) 结果和实际情况,对HCC的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中继续保留AFP
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极高危人群(乙型或丙型肝硬化患者)
间隔3至4个月超声检查
间隔3至4个月AFP/PIVKA-II/AFP-L3检测
间隔6至12个月CT/MRI检查 (可选)
高危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