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努森(Knudsen数 气体平均分子自由程 气体分子的算术平均速度,m/s R—通用气常数,R=8.314 J mol-1 k-1 T—气体温度,K; M——气体的摩尔质量,kg/mol 二、阻力导致的减速运动   对于接近静止的气体中,以某一初速度u0运动的球形颗粒,除了气体阻力外再无其他作用时,颗粒不能相对气体作稳态运动,只能作非稳态的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即由阻力导致的减速度   根据费克的研究,当Rep不超过几百时,假定阻力大小与减速无关,并不会产生显著的误差,因此可以忽略速度对CD值的影响。 若只考虑斯托克斯区域颗粒的减速运动,则减速度为:   是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称为颗粒的驰豫时间 于是,在时间t=0时运动速度为u0的颗粒,减速到u所需的时间t为: 在时间t的速度u为: 对于颗粒由初速度u0减速到u所迁移的距离x,利用x=dx/dt积分后得到:  由于流体阻力使颗粒的运动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1/e(约36.8%)时所需的时间。 对于处于滑动区域的颗粒,则应引入坎宁汉修正系数C,则相应的迁移时间和迁移距离为: 由上述可见,使颗粒由初速度u0达到静止所需要的时间是无限长的,但颗粒在静止之前所迁移的距离却是有限的,这个距离称为颗粒的停止距离。 三、重力沉降   静止流体中的单个球形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时,所受作用力有重力FG、流体浮力FB和流体阻力FD,三力平衡关系式为: 讨论:   (1)对于斯托斯区域的颗粒,则颗粒的重力沉降末端速度: 当流体介质是气体时,可忽略浮力的影响,则沉降速度公式简化为: (2)对于坎宁汉滑动区域的小颗粒,则颗粒的沉降速度: 对于粒径为1.5-75um的单位密度的颗粒,计算精度正负10%以内。 对于粒径小至0.001um的微粒也是精确的。 (3)对于较大的球形颗粒(Rep1), 则颗粒的沉降速度: 计算us必须确定CD。 对于湍流过渡区 对于牛顿区,CD=0.44,则 斯托克斯直径ds和空气动力学直径da 空气动力学直径定义为单位密度(1000kg/m3)球形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Ca为与空气动力学直径da相应的坎宁汉修正系数。 四、离心沉降 旋风除尘器是应用离心力的分离作用的一种除尘装置,也是造成旋风运动和涡旋的一种体系。离心力也是惯性碰撞和拦截作用的主要除尘机制,但这些属于非稳态运动的情况。 随着气流一起旋转的球形颗粒,所受离心力可用牛顿定律确定。 式中,R为旋转气流流线的半径,m;ut为R处气流的切向速度,m/s。 在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将产生离心的径向运动(垂直于切向)。若颗粒运动处于斯托克斯区,则颗粒所受向心的流体阻力确定。当离心力和阻力达到平衡时,颗粒便达到一个离心沉降的末端速度。 式中,ac=ut2/R为离心加速度。若颗粒运动处于滑动区,还应乘以坎宁汉修正系数C。 五、静电沉降   在强电场中,如在电除尘器中,若忽略重力和惯性力等的作用,荷电颗粒所受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力(即库仑力)和气流阻力。静电力为       FE=qE       (N) 式中:q为颗粒的荷电量,C;E为颗粒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V/m。 对于斯托克斯区域,颗粒所受气流阻力和静电力达到平衡时,颗粒便达到一个静电沉降的末速度,习惯称为驱进速度,并用ω 表示,于是:  同样,对于滑动区的颗粒,还应乘以系数C。 六、惯性沉降 通常认为气流中的颗粒随着气流一起运动,很少或不产生滑动。但是若有一静止的或缓慢运动的障碍物(或液滴或纤维等)处于气流中时,则成为一个靶子,使气体产生绕流,使某些颗粒沉降到上面。颗粒能否沉降到靶上,取决于颗粒的质量及相对于靶的运动速度和位置。 1.惯性碰撞惯性碰撞的捕集效率取决于三个因素:(1)气流速度在捕集体(靶)周围的分布它随气体相对捕集体流动的雷诺数ReD而变化。 ReD定义为: 颗粒因其惯性较大而脱离流线,并保持原来运动方向而与靶碰撞,继而被捕集,这种捕集机制称为惯性碰撞。 虽未与靶碰撞,但其表面与靶表面接触时而被靶截住,并保持附着,这种捕集机制成为拦截。 u0为未被扰动的上流气流相对捕集体的流速,m/s; Dc为捕集体的尺寸,m。 (2)颗粒运动轨迹    取决于颗粒的质量、气流阻力、捕集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气流速度等。通常采用无因次的惯性参数St(斯托克斯准数)描述颗粒运动的特征,定义为颗粒的停止距离x与捕集体直径Dc之比。对于球形的斯托克斯颗粒: (3)颗粒对捕集体的附着     2. 拦截   颗粒在捕集体上的直接拦截,一般发生在颗粒距捕集体表面dp/2的距离内,所以用无因次特征参数——直接拦截比R表示拦截效率: (1)对于惯性大沿直线运动的颗粒,除在直径为Dc的流管内的颗粒都能与捕集体碰撞外,与捕集体表面的距离为dp/2的颗粒也会与捕集体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教程第4版罗朝盛第1章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概述.ppt VIP
 - 1-10以内两个位数加法练习题100道6.doc VIP
 - 杂物电梯检验规程及验收规范-电梯安装(含修理)许可用图文.pdf VIP
 - A20水泵安装安全技术交底.doc VIP
 - 《青山不老》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 VIP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doc VIP
 - 家具结构设计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docx VIP
 - 甘肃小学教育技术装备配备指引.PDF
 -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分析.doc VIP
 - (高清版)-B-T 2659.2-2022 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行政区划名称代码 第2部分:行政区划代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