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pptx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

对 说“NO” “网络欺凌” 最新调查显示: 在2013年8-9月间,由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以及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负责穗港澳三地访问了 2460名青少年,其中73.7%受访者曾于过去1年间目睹过网络欺凌行为,17%曾欺凌其他人,63.7%则曾被欺凌,情况较3年前的调查更为严重。 另外,调查发现,男性的欺凌者明显比女性多。每天上网时间越长,越有机会成为网络欺凌者、受害者及旁边者。 目录●Contents 1.网络欺凌的概念 2.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对比 3.网络欺凌研究现状 4.各国反欺凌措施 5.讨论与总结 ? 对比 研究现状 措施 Event 1 A 从外地转入某校,其各方面都非常出色。B 是该校“地头蛇”式的人物,他对 A 从忌妒到怨恨,发誓要弄倒 A,便纠集了一批酒肉朋友,进行了精细的分工,在学校的贴吧上设立了多个攻击 A 的主题帖,每一个人就可变换出多个“马甲”。他们捏造事实, 造谣惑众,对 A 进行挖苦讽刺、诬陷诽谤,其他人又不断跟帖围攻,搞得沸沸扬扬,势如洪水猛兽。可是,A 根本就不上贴吧,不知此事。主谋 B 又暗中安排表面上与 A 关系不错的 L,设法引起 A 的注意。一天,L 神秘地对 A 说:“贴吧上很多对你非常不利的信息,我实在看不过去,替你打抱不平了。你快上学校的贴吧看看吧。”A 看过后非常气愤,当即做了有力辩护。结果引起 B 团队群起而攻之,响应者 (实为 B 的同伙) 越来越多,欺凌力度越越强,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知内情的旁观者的态度也纷纷倒向了 B。此事件后来还扩展到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匿名向 A 发来大量谩骂的邮件和短信。A 感到孤独无援,身心备受折磨,后来不得不离开该校。贴吧上还残留着大量欺凌 A 的文字、图片,形成了永久的伤害。这就是典型的网络欺凌! 2013年8月初,多年受湿疹和抑郁困扰的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在ask.fm网站注册的主页上贴出照片,发布求助信息。可是,随后几个月的回帖中却充斥着“丑女”“肥婆”“喝漂白水吧”“帮帮忙去死吧,你这个可怜的家伙”等恶毒的评论。持续的谩骂、诅咒和人身攻击最终令这名14岁女孩不堪其辱,精神崩溃而上吊自尽。 Event 2 概念 〖网络欺凌概念界定〗 概念研究 1.国外概念研究现状:(代表性观点) B.Belsey 认为,网上欺凌是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故意地、反复地针对个人或团体的敌对行为。 Hinduja 和 Patchin(2006) 指出,网络欺凌是那些与发件人没有进一步接触但是持续发送简单的电子邮件的人的“恶作剧”,这些恶作剧可能包括威胁、恶性标签( 即贬义标签,煽动仇恨的言论) 或者在网络论坛上通过张贴虚假信息来嘲弄对方进而达到羞辱的目的。 美国 2009 年 4 月出台的《梅根·梅尔网络欺凌预防法》将网络欺凌界定为任何人在跨州或跨国交往中,出于强迫、恐吓、骚扰他人或对他人造成实质情绪困扰的目的而使用电子手段传播的严重、重复的恶意行为。 〖网络欺凌概念界定〗 概念研究 2.国内概念研究现状:(代表性观点) 香港学者宋昭勋(2009),认为网络欺凌指“一个儿童或青少年不断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网络传播技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折磨、威胁、伤害、骚扰、羞辱另一儿童或青少年之行为”[4]。 宋娴(2008),认为网络欺凌指“一个青少年被其他一个或多个青少年利用网络或电子通讯工具有意施以威胁、骚扰、侮辱的行为,从而造成其心理上的伤害”,她认为这一现象成立的前提是在网络的两端都有一个未成年人,或者至少是被一个未成年人怂恿地去欺负另外一个未成人“[5] 。 [4]宋昭勋.厘清”网络欺凌”的真正涵义[EB/OL]..hk/mediadigest76-122284html. [5]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网络暴力 Cyber violence 网络侵犯 网络越轨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 的延伸。网络暴力是网络欺凌的激化形式。 网络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网络犯罪,包括技术性破坏行为,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和传播有害信息,网络诈骗和窃密活动等等。 网络越轨指网络活动的参与者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网越络空间中从事违反网络社会准则的行为。网络欺凌则特指青少年利用电子通讯工具在网络空间实施恶意的、重复的行为。 【区别概念】 Cyber bullying ? 概念 措施 研究现状 1.青少年成为网络欺凌的“重灾区” 对比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