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音乐意味著什麼
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
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
簡妙如
壹、問題背景
流行歌曲之為社會有識之士所詬病,…乃是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詞粗俗低劣,曲譜缺乏美感。…不是在傳播「黃色的害」,就是在傳播「灰色的病」,充耳所聞,自然就是一片靡靡之音了。
《流行歌曲譚》(許常惠等,1977:42)
麥克風竟有這種神奇的力量把哼出來的調子化為銅鐘大呂,…如果歌星們無法拋卻麥克風的羈絆,我想我將永分不出他們歌聲的區別。
《流行歌曲譚》(許常惠等,1977:42 72-3)
這些唱片公司把大把的宣傳費花在他們的歌手身上,以為這樣能刺激唱片的銷路,但真正應該要做的是充實音樂商品的內容。消費者不是凱子,更不是呆子。消費者是有能力分辨誰創作的音樂好聽,誰的創作音樂不好聽。
網路上的「反反盜版」言論,2002,四月
當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展開批判的時候,這種生產方式還處在它的幼年時代。馬克思運用自己的努力,使它們具有了預言的價值。…上層建築的轉變卻要比基礎的轉變慢得多。它花了半個多世紀方在文化的各個方面表明了生產狀況的變化。
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Benjamin,1936:216)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在今日學術領域中,已展示出它所具有的研究價值(Frith,1978;Frith Goodwin,1990;Middleton,1990; Lull,1992a;Negus, 1992; Frith, et al.,1993;Burnett,1996;Taylor,1997;Shuker,2001)。但若我們回顧過往歷史,流行音樂、流行歌曲或唱片…,並非毫無爭議地便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文化課題;反而,它在學術研究中的崛起,總是緣於各式不一的疑慮與論辯(Negus,1996)。以我們既有的歷史脈絡來看,將近期盜版議題中的爭論,與民國60年代中期的「靡靡之音」論述對照,顯然,我們看待流行音樂的態度已有著微妙的轉變:流行音樂即便仍是被批評的對象,但批評形態早已由某種道德上的恐懼、對科技的不信任,轉換為是一種對音樂商品的品質檢視與要求。若採取傅柯(M.Foucault)結合考古學及系譜學式的後現代現實說明哲學出發 (蔡錚雲,2001:157-79),這裡要探究的是:近代流行音樂現象本身的崛起,可能意味著什麼?簡言之,這裡有興趣探究的,便是流行音樂與我們產生關係的系譜學意義。
近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突顯,與我們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這樣的疑問,並非是要直接連結今日學院中,多項以流行音樂為核心的社會及文化議題。比如歌詞展現的社會及文化變遷意義、流行音樂工業的運作與文化帝國主義、全球化趨勢,歌迷的認同形塑與意義,或流行音樂中的抗議音樂與弱勢族群社會運動的關係….。雖然,這些議題在不同學科領域中,皆有其重要性。然而本文的目的,毋寧在於更為脈絡化地、去探究這些共同關注流行音樂的論述現象,將其視為在流行音樂整體現象之內,而非之外。進一步反思,不論正面或負面的的評價,流行音樂何以成為學院知識所討論的對象?何以流行音樂能作為今日多種社會文化知識命題的共同焦點?而這與流行音樂本身的脈動,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換言之,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對今我們所認知的流行音樂現象,作重構與描述式的反思。如此描述,並非就其一般意義,將流行音樂直接等同於流行文化現象,探討流行音樂的文化特質與其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如Shuker,2001);也不是就其作為一項音樂文化類型的崛起,比如直接將它連結為搖滾樂(rock ’n’ roll/ rock music),探討其美學形式與社會文化意義(Frith,1978;Wicke,1990;Grossberg, 1992;1997)。反而,這裡的出發點,正緣於這類研究所展現出的學術論題與現實生活的緊密關連,這使得對學術領域自身變化的反思,不僅必要(Schudson, 1987),更成為今日流行音樂現象意義的基本註腳。以下對當前流行音樂現象的探究,將先由描繪現實場域中的流行音樂現況出發,說明今日觀察的起點,以及可能涵括的系譜學重構面向。其後,則進入流行音樂的歷史脈絡,以古典、現代及後現代三個階段的劃分,在物質條件與文化論述兼具的描述分析中,探討晚近流行音樂現象的可能意義。
貳、流行音樂的全球化:現況及研究說明
今日,我們已離那個對麥克風指指點點的年代非常遙遠。雖然,伴隨著某些繪聲繪影的電子樂與搖頭丸報導,圍繞著次文化型態的音樂實踐仍有道德批判的論述模式。但不可否認地,流行音樂如今有個最新的顯著身分,那便是與可口可樂、麥當勞、好萊塢電影、微軟…等商品,共同成為現今吸引各方關切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景象之一。當前流行音樂的全球化,展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首先是,全球化的跨國唱片工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