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能力训练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调能力训练详解

协调性功能训练 康复科  陆晓 协调功能定义 是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滑、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达到准确的目标 是正常运动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运动控制的有力指标 协调功能 即使是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许多肌肉的参与——它们在动作的不同阶段担任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或固定肌 协调功能主要协调各组肌群的收缩与放松 动作过程是否准确流畅取决于这些肌肉在速度、幅度和力量等方面的密切协调 体现神经系统在不同时间内对各组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数目和冲动频率的控制作用 反射 一般将受到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形式比较简单固定的,无意识的运动称为反射运动(Reflex action) 反射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简单运动,经过综合、统一,并受上位中枢指令性的调节才逐渐形成复杂运动 反射 反射运动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以及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等形成 根据组成 反射弧的神经元的多少分为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多突触反射是调节的基础。其中突触处的抑制对中枢神经冲动传出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反射 反馈抑制 来自Iɑ纤维的神经冲动,在脊髓内传递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此冲动能使支配拮抗肌的α运动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并抑制其发生神经冲动 前馈控制 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制部分进行某一活动,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及时地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反射时间 从施于刺激到发生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射时reflex time)。换言之,也就是神经冲动通过反射弧的时间 突触越多,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脊髓中的突触传导时间(兴奋冲动通过突触的时间)即为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是0.5~1.0毫秒 传导的方向性 神经元在生物体内所引起的生理性活动状态,是从树突接受冲动后传向细胞体,再传向轴突。在突触处是从轴突的突触小结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的突触后膜,不能进行逆向传导 兴奋性传递 兴奋性突触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进行兴奋性传递 反射中枢的抑制 突触前抑制 突触后抑制 传入侧枝性抑制 来自Iα纤维的神经冲动,在脊髓内除直接兴奋主动肌的α运动神经元外,还发出侧枝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此冲动能使支配拮抗肌的α运动神经元产生IPSP,并抑制其发生神经冲动 回返性抑制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穿出前根支配外周的骨骼肌之前发出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闰绍细胞(Renshaw)使之反复发放10,000次/秒的高频冲动。Renshaw细胞的神经冲动再到达运动神经元,并使之产生IPSP 腱感受器也参与的抑制结构 促通与闭塞 两个传入神经元同时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大于两个神经元分别受到刺激时所得到的反应代数和的现象称为促通现象,小于其代数和的现象称为闭塞现象 后发放 在一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元一受到刺激,肌肉就会收缩,刺激停止后收缩仍然持续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神经元的冲动发放持续10一15毫秒之间。此现象称为后发放 反射的统一 牵张反射 肌肉被拉长时,对牵张显示收缩反应的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 皮肤受到痛觉等伤害性刺激时,来自皮肤的传入神经元的冲动,就会在脊髓内通过几个中间神经元,使屈肌运动神经元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这种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上位中枢的调节 脑干运动调节系统 网状脊髓束 脑桥网状结构和延髓网状结构两部分。Magoun和Rhines(1946)提出的“抑制区”(inhibitory area)与延髓网状脊髓束的起点大致相同。“易化区”(facilitatory area)相当于脑桥网状脊髓束起点部的上外侧。脑桥网状脊髓束沿同侧下行,延髓网状脊髓束沿两侧下行。延髓网状结构可抑制伸肌的α运动神经元,同时又可兴奋屈肌的α运动神经元。另一方面,在外侧的延髓,脑桥核或中脑核则相反,是兴奋伸肌的α运动神经元。另外,网状结构对γ运动神经元也进行调节。网状结构还接受来自脊髓的上行传导径,小脑的下行传导径,大脑皮质的下行传导径 上位中枢的调节 脑干运动调节系统 前庭脊髓束 外侧前庭脊髓束,可兴奋支配伸肌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又抑制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即与上述延髓网状脊髓束的作用相反。另外,还调节γ运动神经元,使伸肌γ运动神经元兴奋,提高所支配肌肉的肌梭感受性。从整体来说,外侧前庭脊髓束起着提高同侧伸肌紧张的作用 上位中枢的调节 脑干运动调节系统 红核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是交叉性的,用电刺激实验证明其可兴奋支配对侧屈肌的α运动神经元,抑制支配伸肌的α运动神经元 去大脑动物的姿势反射 局部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