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问题-王庆其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经》体质问题研讨 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庆其 一、体质的概念 中医文献称体质为“禀赋”、“素体”、“禀质”等。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体质问题,不仅人类有体质问题,非人类的动植物也有体质。每个人的体质均不同,真象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完全相同那样。 每个人的体质首先是遗传决定的,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外甥不出舅家门”,受精卵的特性决定了该个体的一切性能和形状;但与后天因素有密切关系。“体质是机体遗传特征及获得性特征的合金”。 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无非处于两种状态:即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因此体质的表现形式也体现在生理、病理两个方面。 体质在生理状态下的表现: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生理反应性 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体质在病理状态下的表现: 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发病之后的病理倾向性 体质与气质的区别 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在后天生活环境中表现于神态、意识、言行、风度等方面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 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人的行为方式上的表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人气质的生理基础。 体质侧重于生理机能,如体型、结构及功能代谢特性;气质侧重于心理功能,如精神、行为方面外显的特质。 气质在形成过程中,同样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因素的影响,但与体质相比,后天因素对气质的形成更重要,因此气质可塑性较大。 根据“形神合一”原理,《内经》中体质与气质不分,称“体质气质学说”。 二、体质的形成因素 先天因素 《灵枢·天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 现代分子遗传学业已证明,父母通过生殖细胞把DNA传给子女,有了一定结构的DNA,便产生一定结构的蛋白质,由一定结构的蛋白质便带来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DNA分子非但有独特的双螺旋梯级样结构,而且还有独特的生物合成方式,即复制。DNA在复制过程中,把DNA所载负的遗传信息、密码经过转录、转译,而转移RNA分子上,然后再由RNA控制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基因作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最后表现为特定的性状。这是体质的遗传学基础。 DNA四种核苷酸,在含有几百万对碱基的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可以无穷无尽的排列方式出现。世界上没有两种生物的DNA含有相同的碱基排列次序,所以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彼此完全相同的遗传体质。 年龄因素 《灵枢·营卫生会》:老壮不同气……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男女生长壮老规律: 生长发育期(女子7-14岁,男子8-16岁):肾气渐盛实 壮盛期(女子21-28岁,男子24-32岁):肾气充盛稳定 衰老期(女子35-49岁,男子40-46岁): 肾气渐衰 小儿体质特点 《颅顖经》:小儿为“纯阳之体”,八岁以前“热多冷少”,“无须益火”。 《温病条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幼科发挥》: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老年体质特点 叶天士:“中年后,精血内虚”,“男子向老,下元先亏”。 “老人下虚,不主固纳” 颜德馨:“老人多瘀” 性别因素 男女生长壮老过程的时间差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有余于气,不足于血 (《灵枢·五音五味》) 女子以血为主,男子以精为主 (《妇科玉尺》) 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 男女染色体方面的差别,决定其体质的差异。 环境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东方之域,鱼咸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 西方之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 …… 《医学源流论》: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至交广之地,则汗出无度,亡阳尤易,附桂为常用之品。若中州之卑湿,山峡之高燥,皆当随地制宜。 生态学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由于不同地区之地壳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水质与植物成分也随之不同,动物与人的体质因而不同。 人类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及资源,种族所具有的体质特征及其性格。 地理体质学:探索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的体质类型、饮食习惯、多发病种类及其治疗规律。 饮食因素 精神因素 三、体质的分类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