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天的礼物:莫扎特
上天的礼物:莫扎特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20年左右,1750年J·S·巴赫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海顿 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匈边境卢瑙的一个铁匠家庭,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之一。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弦乐四重奏有《帝皇四重 奏》等。贝多芬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家里,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自小便有“神童”之称。他四岁开始学习音乐,五岁懂得作曲,七岁便随父亲到处旅行演奏,十多岁时已创作了很多乐曲。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作为/view/51287.htm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view/918809.htm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美妙动听、晶莹剔透、充满幽默感。莫扎特留给世人的作品达600多首,因没有标明创作时间,因此次序混乱。主要作品是63首交响曲,16首嬉游曲,13首小夜曲,15首进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23首弦乐四重奏,4首管乐弦乐重奏曲,9首钢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鸣曲,23首钢琴奏鸣曲,15部歌剧,4部清唱剧,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32首歌曲。 莫扎特的生平相关视频音乐家的故事 莫扎特/u63/v_NjI2MTUzMDg.htmlhttp:///u63/v_NjI2MTUzMD/u63/v_NjI2MTUzMDg.html/us33308212.shtmlhttp:///us33308212./us33308212.shtml/programs/view/36xaVnMv6No/?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V8wMV8wMQ/programs/view/36xaVnMv6No/?/programs/view/36xaVnMv6No/?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V8wMV8wMQ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V8wMV8wMQ莫扎特传(1984 欧美)莫扎特的晚期作品矛盾的开始——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1788年,莫扎特已有许久未写交响曲了,而此时距他短暂人生的尽头还有三年,维也纳依然是各地音乐家所向往的地方,宫廷贵族依然统治着地位与金钱。此时的莫扎特由于穷困渴望着他的作品得以出版,但事实是宫廷贵族由于莫扎特的桀骜不逊将他排挤到了衣食不饱的地步。回想儿时作为神童的备受关注今日却被日渐冷落,莫扎特将现实所带来的哀伤以及意识到的,面对社会丑恶所必须付出的努力行动都填进了这首作品里。乐曲的开始为我们打开的是一个并不明确的大门,旋律不是如年轻时那样狂放地涌动,每一节的结尾总有几个发暗的音符将思绪拉住,让它向着起伏不定的方向变奏着。每一个思绪都无法被完全地打开,主旋律以及后来的每个变奏都在弦乐与具有朦胧色彩的木管乐中传递着。然而这想要表达困苦的旋律,正是被莫扎特音乐中那一生都未曾失掉的优雅所控制着,没有出现后来如贝多芬式的管乐及弦乐的强奏。对命运的哀叹和对无忧时代的回忆被放在了第二乐章中,小提琴声部如迈不开的步子,大提琴又似乎不愿久留,想要走到传统的稍快的第三乐章中。管乐偶尔露一下头,但增添的仍是一丝愁味。在这里我们所听到的正是由首乐章传下来的悲伤情绪,是莫扎特晚期艺术中难以抹去的灰色。但天才的他没有让精神完全倒下去。到了第三乐章,所有声部开始有所振作,在摆脱了首乐章对矛盾的阐述以及之后的愁绪后,想要对身处的世界有所改变的愿望让弦乐有了力量,慢慢的到了末乐章,管乐也随之寻到了跳越的节奏。末乐章对首乐章主旋律的模仿带有情绪上的上升,虽然幽暗的悲伤主题没有离去,但所有的声部不会在此基础上走得如首乐章那么远,每一处都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