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详解

三、导管球囊扩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窦祖林教授等创新性的利用普通导尿管中的球囊进行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治疗。 创新之处: 利用普通导尿管,采用注水方式,通过球囊直径改变自下而上扩张环咽肌 扩张前、中、后利用测压管进行压力测定 康复科医生、治疗师、护士均可操作,安全可靠 导管球囊扩张方法 导管球囊扩张注意事项 扩张前先行内镜检查,确定舌、软腭、咽及喉无进行性器质性病变,方可操作。 插管前先用棉签蘸1%丁卡因插入鼻孔行局部黏膜麻醉,以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 扩张后可给予地米+a-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防止黏膜水肿,减少黏液分泌。 四、生物反馈应用于吞咽障碍 促进 认知功能 专注力 动机 生物反馈辅助训练有利于运动的再学习 运动再学习有助于自主运动的恢复 利用增强反馈的技巧来增强学习的动机或乐趣提高治疗的效果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生物反馈辅助疗法的研究 台湾屏东医院(李志明,2011,广州) 五、电刺激 作用价值 可以立即获得进食功能的改善,即时效应明显,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和气脉冲刺激治疗。新方法:从口或鼻插入含有电极的咽—食管导管,接受10min的咽部重复电刺激(10Hz) 适应症 神经性吞咽障碍 癌症(头、颈、肺)放疗 前、中、后期 肌肉障碍(环咽肌) 针灸治疗 方法:针刺双侧足三里、太溪穴 深度为10mm,留针静止15min。 研究表明针刺后30min和针刺前相比,吞咽反射潜伏期(LTSR)显著缩短,从而有效改善吞咽困难。 下肢穴位对吞咽中枢—岛叶皮质的激活研究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科( 魏鹏绪, 2011 ,广州) 六、其它 肉毒毒素注射:注射腮腺(30u),颏下腺(20u)减少过多唾液分泌;也可用于环咽肌失迟缓患者 药物治疗:抗胆碱酯酶药(如溴吡斯的明) 说话瓣膜的使用 手术治疗 * L/O/G/O 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 彭利娟 定义 吞咽障碍(Dysphagia)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缺陷,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 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不灵而未能正常吞咽,引起营养不良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 常见症状 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呛咳 饮食或饮水时发生哽噎 食物粘着于喉咙内的感觉 喉咙内有块状物的感觉 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症状 原因不明的肺炎,且反复发生 吞咽障碍的分期 口腔准备期/口腔期 食物在口腔被咀嚼形成食团的过程 咽期 食团从咽进入食管的过程 食管期 食团由食管下行进入胃的过程 行为治疗 摄食训练 球囊扩张 生物反馈 电刺激 针灸治疗 其 它 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 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 促进食团运送的方法 吞咽器官功能性训练 口、颜面功能训练 Shaker训练 球囊扩张术 电刺激治疗 sEMG生物反馈 感觉刺激综合疗法 口咽腔气脉冲刺激 冰刺激 药物治疗 针灸等 减少渗漏、误吸的方法 呼吸道保护手法 声门上吞咽 门德尔松手法 吞咽姿势调整 摄食直接训练 食物质地与性状改变 感觉刺激综合疗法 口咽腔气脉冲刺激 冰刺激 一、行为治疗 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 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 (一)、代偿性吞咽治疗 1.口腔器官运动治疗 下颌控制 唇颊控制 舌控制 口腔运动体操 下颌控制 纠正下颌异常姿势 下颌紧绷:提高躯干的稳定性,降低全身屈肌及肩胛带屈肌张力,轻稳的挤压颞下颌关节。 张力性咬合反射:正确摆好体位,层次性口腔按摩,选用胶套调羹,规律性的呈送食物,调羹的高度应稍低于下唇,将调羹或杯子靠在下唇(避免与牙齿相触)诱导启动合唇喂食/吞咽进食模式,喂食者应冷静对待,耐心安慰。 帮助下颌开闭活动,提高下颌自然开闭功能 手法辅助固定下颌(侧面控制、正面控制) 张口位下颌稳定性 鼓励婴幼儿维持张口姿势2~3秒钟,等待食物的喂入 咬合位下颌稳定性 通过游戏方式训练自然咬合技能(纱布、棉棒、玩具) 下颌分级活动功能 使用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牙胶、不用咬的食物、易融化的食物等训练下颌活动,提高下颌分级调控能力 唇颊控制 发展游戏或进食中的圆唇和展唇功能 如用吸管在水中吹泡、吹气球、吹肥皂泡、对着镜子做鬼脸、夸张地发“E”和“O”声音 提高休息位及进食时的正确合唇功能 提高颊向内挤压活动能力 在吸吮过程中喂养者用手指向内挤压颊部,提高吸吮能力,或引导年长儿用双手挤压唇颊部做鬼脸 减轻唇后缩(主动或被动的唇牵拉) 舌控制 抑制舌异常活动 减轻伸舌反射和舌过度前伸:如交替从两侧嘴角喂食,激发舌侧向运动;用手固定下颌,提高下颌稳定性,练习用唇而不是用舌喂吸或吸吮;诱导上唇向下运动;用压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