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大气运动2
专题四 大气运动
考点一:大气的热力状况及热力环流
考点二:全球性大气环流与气候
考点三:常见的天气系统(6种)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一 大气的热力状况及热力环流
大气的热力作用
(1)、过程原理: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少量的大气吸收、反射、散射)绝大部分达到地面,地面吸收
升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大气升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补偿大地)地面吸收升温(云层越厚,逆辐射越强,晴朗的
夜晚易出现逆温)
逆温的影响:
利:可以抑制沙尘暴发生;利于飞行,飞行平稳
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空气质量差; 容易形成雾,能见度低,对交通有影响
(2)、应用
① 温室气体排放多,吸收地面辐射引发全球变暖
② 温室大棚,烟雾防冻,果园铺沙石
(3)、解答方法技巧: ① 正确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②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a.白天一般考虑大气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的保温作用
b.果园铺沙石(有提高昼夜温差作用)或地膜(加大地面反射,加大光照作用)有保温、保湿作用
典型例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读下图完成第2-4题。
3.假如图示地点位于中低纬度地带的分界线上,则可能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非高原 D.大自流盆地
4.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
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
5.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地理原理是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
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
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7、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
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8、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2、热力环流
(1)、图示热力环流规律
(2)、应用:海陆风、山合风、成效风、湖陆风(分析风向、降水降温特征、空气质量状况)
(3)、解答技巧:
a.根据题干中的时间,找同一海拔高度,两地的温差和气压差,画出热力环流图
b.根据图中的风向找到高低压区,画出热力环流图
典型题例: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2.在,此时最地方时可能为
A.点 B.点C.点 D.点
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B.N、Q表示高空
C.P点近地面受热,M点近地面冷却D.P、N表示近地面
当P点所代表的气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B.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
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防洪抗险
1、全球大气环流的分布及季节性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气候及其人类活动的关系
(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a.排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9 磁场.doc
- 专题9,10电学作图及热量计算.docx
- 专题9交变电流与传感器.doc
- 专题_位移时间图像课件.ppt
- 专题一 任务型阅读.docx
- 专题一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ppt
- 专题一 物质组成与构成微粒 (上海专用).doc
- 专题、图像类试题.doc
- 专题一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应用.doc
-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知识.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