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专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共56张PPT)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对潭水、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历来被人所诵记称道,归功于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摹。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反衬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步石上”,则从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与游者相乐”,把鱼儿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既写出水清又写出鱼乐,水鱼相映成趣,互相点缀,充满诗情画意。 再如:《小石潭记》中写“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潭中景基本上是纯客观实写,没有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索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描写西山的高峻,气象的阔大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通过登临眺望的尺寸千里的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运用生动的比喻,色彩的喧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 常用文言虚词 而 (一)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和”、“与”。 [例句]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例句]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 ③表递进,译为“而且”、“并且”。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常用文言虚词 而 ④表修饰,译为“地”、“着”。 [例句]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⑤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例句]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⑥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例句]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常用文言虚词 而 (二)代词,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句]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⑦表目的,译为“来”、“去”。 [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⑧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常用文言虚词 乎 (一)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对”、“在”。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二)助词。①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例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常用文言虚词 乎 ②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③表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例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矣!(《师说》) ④表推测语气,译为“吧”、“呢”。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常用文言虚词 乎 ⑤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例句]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 ⑥用于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 [例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常用文言虚词 其 (一)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 “他(她、它) 们” 或“他(她、它)的” 、 “他(她、它)们的” 。 [例句]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②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自己” 。 [例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常用文言虚词 其 ③指示代词,译为“那(些)”、“这(些)” 。 [例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④指示代词,表范围之内,后面多为数词,译为“其中的”、“那中间的”。 [例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常用文言虚词 其 (二)副词 ,①表测度.译为“大概”、“恐怕” 。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表反问,译为“难道”、“岂” 。 [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常用文言虚词 其 ③表祈使,译为“可”、“一定” 。 [例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④表商榷语气,译为‘还是”。 [例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常用文言虚词 其 ③表祈使,译为“可”、“一定” 。 [例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三)连词,①表选择,译为“或者”、“还是” 。 [例句]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②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 [例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中学2016届九年级模拟练习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靖江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中学2016届九年级模拟练习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靖江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共42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专题《赤壁赋》(共41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专题《西地平线上 》(共52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一专题《发现》(共40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专题《西地平线上》(共51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专题《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共53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专题《拿来主义》(共52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专题《美美与共》(共42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专题《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共46张PPT) .ppt
- 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专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共44张PPT)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