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 赠序《送董邵南序》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VIP

2015-2016高中语文 赠序《送董邵南序》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高中语文 赠序《送董邵南序》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 送董邵南序? 韩愈?? 序,赠序。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临别赠言,形成于唐代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体序,把握重点字词 ?2.结合本文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3.感受文中真诚的友情 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难点: 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韩愈简介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以卓越的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昌黎先生集》。董邵南,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多次举进士不第,为谋出路准备到藩镇割据的河北。 本文写作背景 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 韩愈作此序赠送他,既表达了对他的情感,又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②,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一、读通课文 慕义彊qiǎng仁 矧shěn燕、赵之士 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yé ? 字词?? 利器:杰出的才能?????? 适:到…...去???????勉:努力?????????????? 矧:况且?????? 恶知:哪里知道???????? 聊:姑且?暂且?????? 卜:判断?????????????? 吊:凭吊?????? 谢?:告诉 二、读懂课文 文章结构: 第一节:勉励朋友好好努力,当有遇合。 第二节:提醒朋友注意燕赵之地风俗的变化。 第三节:委托朋友到燕赵之地做两件事。 二、读懂课文 思考: 1、董生为什么去燕赵之地? 2、燕赵之地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古/今) 3、作者赞成董生去吗? 二、读懂课文 4、小结:本文的主旨是? 朋友董邵南要去河北藩镇,而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应当为朝廷效力。 三、读熟、赏析课文 思考: 1、作者在文中既不赞成董生去燕赵之地,又贬低了河北藩镇,认为人才应该为朝廷效力;但表达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层层深入,表意委婉,体现了行文的 和手法的 。 2、“评语选粹”(朗读、了解大意) 波澜起伏/曲折 含蓄 注释 ①董邵南,韩愈的朋友,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之,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 ?②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第一段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第二段 夫(fú)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凭你这样的才能,而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何况燕、赵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古时所说的有没有两样呢?姑且凭你此行去证实吧。董生,努力吧! 第三段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请你替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译文 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段意 对董生不遇于时,将往游河北表示深切同情 原文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③仁者,皆爱惜焉。矧④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注释 ③读“?qiǎng”,勉力。 ④读“?shěn?”,况且。 译文 像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那里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董生,努力吧!?? 段意 对董生的往游河北是否合适表示怀疑,意在提醒对方要谨慎从事 原文 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